当下兴起的职业陪诊服务正受到不少追捧。8月14日,北京商报记者调查了解到,越来越多老人、孕妇和单身青年开始在就医时选择陪诊服务。从挂号取号、科室引导、排队缴费等在医院内的一切事宜都由陪诊师代为处理。实际上,作为近几年出现的新事物,“陪诊师”的业务内容更加细化,不少平台和个人还做起了代问诊的生意,以解决异地就医客户的需要。但在目前的陪诊市场中,仍长期存在入行门槛低、从业人员背景鱼龙混杂、行业收费标准不统一等现象。
220元买来的陪诊服务
北京人王明(化名)最近犯了难。长期在杭州工作的他无法照顾到远在北京的姥爷姥姥。这天姥姥在家摔倒了,年岁已高的姥爷感到束手无策,一个老人怎么带另一个老人去医院看病成了大问题。王明又急又慌,“崴脚这样的小事发生在年近古稀的老人身上,稍不注意就会造成不可逆的伤害,即使我马上请假赶回去,也怕耽误老人就诊”。
抱着试试看的想法,王明第一次尝试在平台预约了陪诊服务,“我当时选择的是半天陪诊服务,一共花费220元”。
下单成功后,王明接到了陪诊平台的电话,在详细沟通过老人的身体状况后,平台派了陪诊师前往家中接老人去医院就诊。在到达医院后,陪诊师一边与王明保持联系,一边按照就医流程娴熟地带领老人进行各项检查,当天下午便顺利完成了整个就诊服务。这样的经历让王明意识到,陪诊师确实能给他这样身在外地的子女解决实际问题。“如果之后我再遇到类似的情况,还是会选择请陪诊师上门服务。”王明告诉北京商报记者。
除了给父母点陪诊服务外,也有人选择给自己下单陪诊,独自在北京打工的小豪(化名)就是其中之一。作为一个“北漂”青年,小豪对北京医院的就诊流程很不熟悉,但他既不想麻烦朋友,也不想耽误工作。于是他选择通过平台预约陪诊师的服务,小豪说道,“对我而言,陪诊师不仅能帮我提高就诊效率,也像一个值得信任的朋友,在我生病的时候可以耐心地陪我渡过难关”。
据北京商报记者观察,目前陪诊服务的购买主力虽以年轻人为主,但陪诊服务的受众覆盖了老人、儿童、孕妇、独居青年、异地就医患者等多类群体。从服务形式来看,现有的陪诊服务可帮忙接送病患到医院、陪同病患检查、代替陪伴办理各种手续等等。
而在“小红书”平台上以“陪诊师”为关键词搜索,显示有超过5600篇笔记。搜索“陪诊服务”也有超过3900篇笔记,其中不乏陪诊平台和个人陪诊服务的广告帖。而在淘宝搜索“陪诊服务”时,也有超过1500家店铺,其中既包含较大的连锁医疗机构,还有提供陪诊服务的养老服务机构以及个人组织运营的机构。
新需求“代问诊”出现
随着陪诊服务走入大众视野,这一赛道下的细分需求“代问诊”业务也逐步发展起来。据艾瑞咨询发布的《2022年中国即时配送行业趋势研究报告》显示,随着国内即时配送行业的发展,当下用户对于陪诊等长尾服务的需求呈增长态势。
万飞(化名)从事陪诊服务已有一年多的时间,目前他还搭建了一个30人左右的互联网陪诊平台。“我们的服务一般包含取药、接送、拿报告、陪同等内容。”万飞表示,平台上的陪诊服务业务订单在最近一年暴增。在旺盛的用户需求下,还出现了像“代问诊”这样更细分的业务。
“比如我们有些客户在外地,想来北京看病,但很不方便,再加上看病挂号和住宿的整体费用都比较高,不如找个代问诊服务帮自己操作。”万飞谈道。
有着异地就医需求的景女士就曾体验过代问诊服务。工作在内蒙古的她在体检时出现了异常指标,“我想去天津的肿瘤医院检查一下,但很难马上请假去外地”。景女士告诉北京商报记者,为解决异地就医难题,她花费了300元在天津当地找了代问诊服务。
“代问诊的工作人员现场排号帮我挂了号,我也把我自己的体检报告、现有症状、既往病史这些资料提供给他,他再去现场为我‘代诊’。”景女士向北京商报记者说道,“他帮我把我的情况转述给医生,然后记录医生的反馈,最后再把他的记录详细地告诉我。”
“这种形式既节省了我的时间,也解决了我需要解决的问题,相对来说很便利。”景女士表达了她对代问诊业务的认可。北京商报记者也注意到,陪诊服务不仅细化出了代问诊业务,不少机构和个人还对陪诊服务中的其他内容也进行了明码标价。如在某平台店铺内,面向老人的陪诊服务定价为30元到1500元不等。其中,辅助推轮椅为每天30元,轮椅租赁为每天50元,全天陪诊(9小时)460元等。
鱼龙混杂有待规范
在北京市老龄产业协会副会长张宪平看来,当下市场十分需要专业的陪诊师。《第四次中国城乡老年人生活状况抽样调查成果》显示,2020年我国失能老年人达到4200万,空巢和独居老年人达1.18亿,面向老年人的陪诊服务存在广阔的市场空间。
需求端之外,陪诊师还成为了部分人眼中的高薪风口职业。“‘95后’小伙做陪诊师月入过万”“女子做全职陪诊师月入可过万”等词条频频登上微博热搜。但目前来看,陪诊师这一职业尚未被收录在人社部发布的《国家职业分类大典(2022年版)》中。对此,BOSS直聘分析师单恭指出:“每一个新职业的诞生,都是经过公开征集、专家评估、论证、征求公众意见等完整的遴选程序的,需要时间,而且新职业的确定有多个维度的综合考量。新职业最好是经济转型、技术进步之下出现的新产业、新业态,能够满足社会发展需要,适应人民生产生活需要,能够带动更多就业和市场活力等。”
不仅是陪诊师尚未被确立为正式职业,行业内陪诊人员的专业规范、收费标准也未出现统一要求。
“目前陪诊师的门槛和收费没有统一标准,有个人陪诊,也有机构组织,可能直接上岗的成本会很低。”万飞表示,“很多人都来做陪诊,他们成单几乎没有任何成本,所以价格也很低,但服务和质量都得不到保障。”据万飞透露,目前大多是无业人员和大学生兼职做个人陪诊师,有专业资格的较少。
而从收费来看,陪诊机构对陪诊服务的定价往往依据服务项目而来。但个人陪诊师的收费却不依照项目明细,往往和客户协商敲定。以北京地区为例,按照小时收费的某个人陪诊师收费标准为4小时200元,超一小时加50元,全天400元。
“专业的陪诊师应具备一定的医疗知识,同时要有一定的医疗资源,如果空巢老人和独居老人有就诊需求,建议通过社区养老服务中心的驿站联系陪诊师,进行直接对接。这样如果老年人不会使用智能手机,也不用过分担心。”张宪平谈道。
值得关注的是,若陪诊师在陪诊过程中遇到病患突发意外,双方责任如何界定呢?对此,北京卓纬律师事务所合伙人孙志峰分析指出,陪诊中意外事件的法律责任主要分为两个部分,“一是违约责任,责任的承担条件和方式依据陪诊师在陪诊过程中的权利义务按照其与服务对象合同确认;二是侵权责任,如果在陪诊过程中,服务对象产生伤害,陪诊师存在故意或过失,那么就应当按照过错程度承担相应损害赔偿责任。如果存在虐待或故意伤害,构成犯罪的,还要承担刑事责任”。
而目前已有部分陪诊机构开始采取规避风险的做法。如部分机构在开展陪诊时明确说明了“80岁以上老人及临产孕妇还需一名家属陪同”等。“陪诊服务具有一定的专业属性,应当具备一定的资格准入门槛,或建立机构或人员的备案登记制度,至少也应鼓励服务人员考取《养老护理(医疗照护)技能水平评价证明》等职业证照。”孙志峰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