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石油行业发展面临全球能源转型在供给侧和需求侧的共同影响。
从供给侧看,风电、光伏发电以及氢能等已逐步在能源供给市场形成有力竞争。根据伍德麦肯兹统计,2018年,全球新建风能和光伏发电装机总量高达130吉瓦;预计2019年,还将有150吉瓦的新增风能和光伏发电装机建成投产,并使全球风能和光伏发电装机总量分别达到630吉瓦和510吉瓦。一方面,生产成本持续降低是推动风能和光伏发电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如2018年全球部分风机组装模块成本下降超过30%;另一方面,部分国家和地区低碳发展的政策,扩展了风能和光伏发电的增长空间,如欧盟发布的《2018欧洲可再生能源发展报告》等,将引领该地区能源利用向“2020年可再生能源消费占比达32%”的目标迈进。同时,随着日本和韩国等实践经验的推广,氢能的战略价值进一步凸显,2019年初成为全球能源市场关注的新焦点。氢能的高热值、零排放的优势,被部分专家认为将成为下一代的基础能源,或将引发新一轮的产业革命。
而电动汽车等消费终端的迅猛发展,使能源转型在需求侧“电气化”的趋势得以加强。根据美国EV Sales网站数据,2018年全球电动汽车销售总量高达201.8万辆,较2017年增长65%。如果2019年销售增长率与2018年持平,全球电动汽车销售总量将有望突破350万辆。储能技术的持续提升及相关成本的不断降低,为电动车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储电电池的平均成本从2012年的1200美元/千瓦时下降至2018年的200美元/千瓦时,而特斯拉与松下合作的锂电池成本最低达到111美元/千瓦时。
在此背景下,国际石油公司普遍积极探索在能源市场的低碳发展。道达尔和埃克森美孚等公司选择了较为稳妥的发展路径,采取多种措施实现公司业务的低碳化,包括加强碳捕集与封存等技术研发,持续剥离油砂等“高碳”资产等。道达尔每年将约10%的研发预算投资在碳捕集与封存领域,在挪威、英国、加拿大和我国都有相关项目,总金额接近6000万欧元。另一些石油公司则选择更加积极的增长战略,通过直接投资和与相关企业合作等方式,探索发展可再生能源及相关业务。如壳牌在2019年收购了新能源充电桩和管理软件开发商Greenlots公司,为进军新能源汽车产业提前布局。不少国际公司都增加了天然气业务占比。BP和道达尔都计划在2035前将天然气产量占比提升至业务总量的60%左右,壳牌更是提出,2040年公司天然气业务占比要提升至75%。
一些亚洲石油公司也加快了向低碳能源转型的探索。马来西亚国家石油公司已于2019年4月以3.9亿美元收购分布式光伏运营商Amplus,日本国际石油开发株式会社(INPEX)计划在2040年前将可再生能源在总资产中占比提高到10%,印度石油天然气总公司则计划至2040年将可再生能源业务收益在公司总收益中占比提升至10%。
为应对能源转型对石油行业的冲击,适应绿色低碳的发展潮流,全球石油公司都在探索现有业务发展的“低碳路径”。
一是努力降低油气勘探开发活动中的碳排放,包括尽量缩短勘探开发活动的周期、由原油勘探开发转向天然气勘探开发、将相对分散的勘探开发活动逐步集中于某一特定区域或领域等。
二是尝试可再生能源在传统能源生产中的使用,如开展油气勘探开发与光伏发电联产项目,为油田生产及周边居民供电等。
三是实现勘探开发活动与新能源业务协同发展,将光电、光热等新能源业务与二氧化碳驱油、蒸汽驱油等传统油气生产工艺相结合,在提高油气产量的同时降低二氧化碳排放水平。
四是重视发展碳捕集与封存等相关技术,直接减少油气勘探开发活动中的碳排放水平,降低其对环境的不利影响,增强公众对油气资源可持续利用的信心。
石油企业必须积极推进低碳能源转型,结合自身实际和优势,着手制定中长期转型发展路线图,详细规划转型发展的总体目标、重要时间节点、阶段性目标和具体路径,明确需要聚焦的核心资产、业务及技术等关键要素,循序渐进实施,逐步完成由传统油气企业向绿色低碳能源企业的转型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