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银行信用卡发卡量保持缓慢增长 信用卡客群结构优化

2022-04-11 13:32:07

2021年银行信用卡发卡量保持缓慢增长的节奏。从累计发卡量来看,排名前五的分别是工行、建行、农行、中行、招行。8家银行2021年信用卡不良率出现下降。其中,民生银行和安银行2家均实现了不良资产余额和不良率“双下降”。

与此同时,各家银行也持续强化信用卡与客群的连接,激活信用卡存量市场。随着存量竞争加剧,挖掘存量用户,优化客群结构成为了信用卡业务转型的关键。

保持增长

随着主要发卡银行2021年年报陆续出炉,其信用卡成绩也悉数亮相。从各行信用卡业务数据可以看出,各行信用卡发卡量保持缓慢增长的节奏,主要指标在陆续回升。

发卡规模是衡量信用卡业务的重要指标之一。从国有大行、股份制银行的发卡情况来看,在累计发卡量方面,工行、建行、农行、中行、招行分别排名前五。

其中,工行累计发卡量为1.63亿张,位于各大银行之首,但其增长幅度处于末端,为1.87%。累计发卡量较低的邮政储蓄银行则以12.93%位居增长率首位。在股份制银行中,中信银行以10132.39万张发卡量位居首位。建行、中行、交行和招行发卡量增长率均不超过3%,中信银行为9.4%、安银行为9.2%、光大银行为8.5%、农业银行为7.69%以及兴业银行为5.1%。

从消费金额来看,超过4万亿的仅有招行一家,安、建行、交行处于3万亿-4万亿之间,中信、光大、兴业、民生、工行、农行均在2万亿-3万亿之间。

在增长率方面,建行、工行、中行和浙商银行的消费金额较上年出现了下降,民生银行、中信银行和邮储银行均实现了超过14%的增长,招行增长9.73%,安银行增长9.8%,恒丰银行以53.08%位居首位。

从已披露的不良率来看,民生银行信用卡不良率较高,为2.95%,但相较于上一年已下降0.33个百分点;农业银行信用卡不良低至0.99% 较上年末下降0.56个百分点。

民生银行、交行、安银行、邮储银行、招行、中信银行、建行和农行这8家银行2021年信用卡不良率出现下降。其中,民生银行和安银行均实现了不良资产余额和不良率“双下降”。

兴业银行则出现了信用卡不良率0.13个百分点的小幅上升。在兴业银行2021年业绩发布会上,风险投资管理部总经理邹积敏在提及信用卡不良有所提升时回应,“本可以做到信用卡不良的双降,但我们主动放缓处置,主要有两个方面原因:一是为了支持新冠疫情防控,保护消费者权益,对受疫情影响的客户适当放缓处置,鼓励客户在疫情缓解之后主动还款。二是考虑到去年信用卡逾期认定标准趋于严格,所以也需要给客户一定的适应期。”

对于信用卡不良率这一数据,招商银行表示,招商银行将逾期60天以上的信用卡贷款全面认定至不良,根据监管要求将信用卡贷款逾期认定时点由下一个账单日提前到本次账单的还款截止日,导致了逾期和不良的认定更为严格。

多家银行信用卡不良率出现回落,说明银行强化了持卡客群的精细化运营,进一步加大力度来管理信用卡风险。

信用卡客群结构优化

“目前已对信用卡的客群质量进行大幅度的调整。”招行副行长汪建中在业绩会上表示,招行对一部分客群实行低价的政策,6%到9%的利率,取得了非常好的成效。并加大了订单类的产品投放,比如说汽车分期等。

光大银行副行长齐晔也指出,我行进一步聚焦优质消费客群,迭代升级重点产品,完善线上互联网台和线下消费场景的用卡环境,提升获客、活客质效。2021年新引入客户中优质客户占比65%,较年初显著提升;线上交易量同比增长超40%。

安银行谢永林在发布会上称,我们把信用卡的准入门槛和额度管理大幅收紧。

此前银行信用卡业务经历过一段“跑马圈地”的时代,还伴随着高额授信、过度授信等问题,资产质量风险、信用风险逐步暴露,业务发展面临转型。两年受客观环境的影响,不少银行在信用卡领域采取了稳健发展的策略,通过优化资产结构,来抵御因消费信贷不良率上升而造成的经营风险。

当前信用卡从增量市场逐步转向了存量市场,而转型的难点也在于如何激活存量用户,精细化运营成为各发卡行的发力点。值得注意的是,从2021年银行信用卡的布局看,年轻客群和“新市民”群体愈发成为银行发力的重点之一。

为持续优化客群结构,招行重构信用卡获客组合模式,同时洞察年轻客群需求,构建年轻客群获客与经营体系,于去年5月推出面向高校毕业生的信用卡。

光大银行副行长齐晔表示,光大银行信用卡业务将以消费增长、服务新市民等为契机,聚焦年轻消费型优质客户的引入,完善年轻客户的产品、场景、品牌、触达等建设,提升年轻客户占比。

安信用卡探索金融跨界玩法,推出具有国潮特色的主题卡面,让用户参与到场景中去,构建服务生态闭环。

关闭
精彩放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