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2日,共有4家企业在深交所主板IPO上会,中健康桥医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下称“中健康桥”)是其中之一。
公开资料显示,中健康桥专注于心脑血管、妇科、抗肿瘤等领域药物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主要产品包括铝镁匹林片(Ⅱ)、银杏叶胶囊等。其中,铝镁匹林片(II)属于国内独家仿制药品种,同时也是公司的核心产品,其销售额占公司主营业务收入的比重常年在80%以上。
2020年底,中健康桥的铝镁匹林片(II)通过价格谈判进入国家医保目录,该产品销量随之大幅增长,但与此同时,“以价换量”也导致公司铝镁匹林片(II)售价大幅降低,销售额表现不尽如人意。
在此背景下,研发出具有竞争力的新产品对中健康桥而言显得尤为至关重要,但令人遗憾的是,中健康桥在研发方面的投入长期处于行业下游,仅有的两项发明专利均为2017年前取得,换言之,公司似乎一直在“吃老本”。
值得一提的是,中健康桥在药品质量、企业抽查、独董兼职情况披露等方面的信披也存在疑似“遗漏”的情形。
“闲钱”理财、大手笔分红 募资补流为哪般?
中健康桥成立于2015年11月,是一家集药品研发、生产、销售为一体的综合医药企业。
招股书显示,此次冲击IPO,中健康桥拟发行股票不超过2513.19万股,占发行后总股本的比例不低于25%;拟募集资金4.4亿元,其中3.08亿元将用于制剂二车间建设项目,1.32亿元将用以补充流动资金。
从募资用途来看,中健康桥本次募资约有三成将用于补充流动资金。但招股书却显示,中健康桥似乎并不差钱。
据招股书披露,2018年至2021H1,中健康桥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净额分别为3499.38万元、5930.98万元、8320.54万元、6040.95万元;而同期公司的货币资金分别为2431.39万元、3625.58万元、1.09亿元、8200.03万元。由此可见,公司现金流和货币资金状况均较为健康,表面上看,并不存在缺钱的情况。
中健康桥不仅不缺钱,甚至还有“余钱”进行投资理财。数据显示,2021年上半年,中健康桥的交易性金融资产为5065.88万元,占公司流动资产总额的比例为27.69%,主要是公司购买的理财产品。
此外,在递交招股书前,中健康桥还曾大手笔分红。招股书显示,2020年中健康桥合计分红4000万元,约为当期净利润的一半。
值得留意的是,这笔分红究竟谁是最大受益者?
据招股书披露,截至目前,公司实控人刘宗杰、章芳芳夫妇直接及间接控制的公司94.80%的股份。按照持股比例计算,前述分红共有3792万元落入实控人夫妇口袋,这不免令人担忧:实控人持股比例过度集中,将不利于公司及中小股东维护自身利益。
中健康桥能拿出大量资金投资理财产品,上市前一年还曾大手笔分红4000万,却又通过IPO向市场募资补充流动资金,其募资补流背后的原因不免令人怀疑。
对此,近日和讯曾发函向中健康桥进行询问,但截至目前,中健康桥方面并未作出正面回应。
核心产品被收进“目录” 以价换量致营收骤减
招股书显示,2018年至2021H1,中健康桥营业收入分别为8342.47万元、2.31亿元、2.64亿元、1.22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253.84万元、5668.69万元、8907.82万元、3545.43万元。
从上述数据不难看出,2018年至2020年,中健康桥的营收和净利润均保持稳定增长,2021年上半年则似乎有下降趋势。
公司业绩如此表现,与中健康桥的核心产品铝镁匹林片(II)进入医保谈判目录后价格大幅下降有关。
数据显示,2018年至2021H1,铝镁匹林片(II)占公司主营业务收入的比重分别为79.66%、87.99%、86.42%和83.20%,公司营收过度依赖于单一产品铝镁匹林片(II)。
2020年底,中健康桥的铝镁匹林片(II)通过价格谈判进入国家医保目录,使得该产品的销量实现大幅增长。据招股书披露,2021年上半年,公司铝镁匹林片(II)的销售数量较2020年同期增长85.60%。
但与此同时,在医保部门强势“砍价”的情况下,公司铝镁匹林片(II)的价格大幅降低,其平均售价从2020年的2.84元/片,降至2021年的1.26元/片,降幅超过50%。这直接导致公司铝镁匹林片(II)的营收显著下滑——2020年,该产品的销售额为1.83亿元;而2021年上半年,其销售额仅为8057.01万元(约为2020年的43%左右)。
此外,即使在规模效应的带动下,公司铝镁匹林片(II)单位成本有所下降,但其毛利率仍然出现下滑。数据显示,2021年上半年,其毛利率为95.14%,较2020年下降2.02%。
在此情况下,研发出具有竞争力的新产品对中健康桥而言至关重要,但令人遗憾的是,中健康桥在研发方面的投入长期处于行业下游。
重营销轻研发 销售、研发人员收入比超2:1!
报告期内,中健康桥的研发投入金额分别为70.89万元、594.82万元、1204.78万元和271.70万元,占当期营收的比重分别为0.85%、2.57%、4.57%和2.23%,远低于信立泰(002294)、德展健康(000813)等同行业可比公司的投入力度。
值得一提的是,中健康桥的研发人员数量较少,且薪酬水平也不高。除2020年公司研发人员数量为16人外,报告期各期末公司研发人员数量均为18人;而2021年上半年,公司研发人员的收入水平为3.93万元,平均月薪仅为6550元。
中健康桥则在招股书中表示,未来公司将加大研发的人力和财力投入,设立创新研发平台,统一规划、组织和落实科技研发、产品创新及产业化的全流程业务发展体系,优化产品结构、丰富产品管线,同时将积极引进一流科研专家和研发人员。
远低于同行的研发投入能否帮助中健康桥达成“优化产品结构、丰富产品管线”的目标?平均6550元的月薪又能否引进一流科研专家和研发人员?令人生疑。
与少得可怜的研发投入相对的,是中健康桥高昂的销售费用。数据显示,报告期内,公司销售费用分别为4175.55万元、7858.50万元、9857.14万元和4620.80万元,占当期营业收入的比重分别为50.05%、34.00%、37.37%和37.86%。
在薪资方面,公司销售人员的待遇也比研发人员好得多。2021年上半年,公司销售人员的员工收入水平为8.06万元,平均月薪为1.34万元,是公司研发人员的两倍以上。
不重视研发的后果已经显现,据招股书披露,截至目前,公司拥有专利41项,其中,发明专利仅有一种铝镁匹林片(Ⅱ)及其制备工艺、一种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药物2项,并且取得日期分别是2013年和2016年。这意味着,近年来,中健康桥在药物研发方面并未取得重要突破,一直在“吃老本”。或许这也是公司营收高度依赖单一产品铝镁匹林片(II)的主要原因。
信披疑点多多 合规短板亟待补齐
此外,中健康桥的信息披露也存在一些“瑕疵”。
质量检查方面,2019年,中健康桥子公司山东中健康桥(曾用名“山东百草药业有限公司”)生产的批号为17028505、规格为0.3g的银杏叶胶囊被江西省药监局检出不符合规定;2018年,山东中健康桥被当地监管部门查出存在一般缺陷,并遭到责令整改;2021年,当地监管部门对中健康桥子公司广东中健康桥进行抽查,结果显示“发现问题待后续处理”。
上述药品抽检不合格和药企抽检查出缺陷的情况均发生在报告期内,但中健康桥却并未在招股书中进行披露。
董事会成员方面,据招股书披露,2020年8月至今,吴向能一直担任中健康桥独立董事。天眼查显示,吴向能还兼任广东派生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广州粤嵌通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两家上市企业的独立董事。
按照相关规定,在深交所公开发行证券的公司应披露公司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及核心技术人员的对外投资和兼职情况及所投资和兼职单位与发行人的关联关系。但在招股书中,中健康桥并未披露吴向能兼任前述两家上市公司独立董事这一事实。
从上述事件来看,中健康桥信披合规方面,还有不少需要改善和提高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