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疫工作人员难辨认?“快递阳性可理赔”?网上买菜付款后秒被拉黑?近期,不少市民都开始居家,但这时也有一些不法分子趁虚而入,假借“疫情”之名在网上实施诈骗,不少人上当受骗。
乱象:借“疫”骗局花样不断
“您好,我是某某平台客服,您在网上购买的地垫因为疫情原因无法发货,是否需要退款?”5月18日,北京市民李丽(化名)告诉记者,就在前两日经常接到这样一个来电,对方能准确地说出他的姓名、地址、购买商品,但是退款方式却不寻常。
据李丽所述,退款操作并不在原来的购物平台,而是需要另外下载一个App进行退款,“我当时也没有起疑心,但是感觉退款流程很麻烦,还需要银行卡啥的,当时正好准备吃饭,就想着饭后再学着弄”。
但没想到的是,李丽告诉记者:“紧接着几分钟后,我又接到了警方的电话,对方在询问完我个人情况后,还提醒了我近期网络电信诈骗案高发,一定要小心,我才后知后觉那是个骗子电话,想想就后背发凉……”
可以看出,这是诈骗分子在获取消费者个人信息后,借疫情进行“网购退货”的典型诈骗案例。需要注意的是,目前类似借疫诈骗的案例呈高发态势。
就在5月18日,通州警方在线就发布了全民反诈提醒,其中提到了快递销毁诈骗、健康码异常诈骗、疫情团购诈骗、疫情流调诈骗等。
其中,既有不法分子冒充快递公司工作人员向受害人发送短信,谎称快递件因疫情被检测出阳性,需要销毁,并诱导受害者点击链接或二维码进行理赔流程。受害人点击短信中的钓鱼网站链接并填写身份证号、银行卡号、密码等信息,不法分子以此盗取受害人银行卡上的钱款,导致经济财产受到损失。
同时要警惕疫情期间不法分子向受害者发送短信谎称有团购渠道,并诱导添加微信加入团购群。当受害人付款团购物资后,随即被不法分子拉黑或直接解散群聊,使受害人经济财产受到损失。
甚至,还有不法分子冒充防疫工作人员,向受害者发送带有钓鱼链接的短信称其健康码异常,诱导受害人点击链接输入身份证号、银行卡号、密码等个人信息进行确认,随后转走受害人账户内钱款,使其经济财产受到损失。
特征:常隐匿于社交软件
记者多方采访了解到,虽然借“疫”骗局花样众多,但可通过观察多个特征,避免踩坑。
例如,从操作手段来看,不法分子往往需要先通过非法渠道获取受害者网购信息或个人信息情况,然后再假冒快递公司或社区团购等,从而引导对方下载软件填写银行卡号、验证码以及支付密码。
另外,不法分子主要利用群众居家隔离、对生活物资急需的心理,在社交软件、购物平台、网站论坛等渠道发布出售或代购生活物资的信息,等待受害者主动咨询。在这一过程中,骗子往往会要求受害者离开正规网购平台,诱导受害者在社交软件上扫码或点击链接进行支付,另外还迟迟不发货,甚至还会编造收取运费、收取定金优先发货等理由,遇到这种情况,一定要谨慎转账汇款等操作。
5月18日,一上海市民就告诉记者,“在上海地区,就出现了利用社区团购等形式实施诈骗的行为,不法分子谎称自己有货源,发布所谓‘团购’信息,在微信群里收取货款后逃之夭夭。而消费者在疫情封控背景下难以从正规商家购买所需物资,大型电商及生鲜App时常出现运力不足,给不法分子实施诈骗提供了便利条件”。
对此,易观分析金融行业高级分析师苏筱芮表示,利用当下最新社会环境形势、蹭节假日热点等行为是骗子的惯用伎俩。从特征上来看,一般早期难以察觉,通常等受害者不断累积以后才遭到曝光;另外花样不断“翻新”,例如借疫情背景下,不法分子又根据当下形式更新话术,使人防不胜防;此外行踪隐蔽,一般隐匿在社交软件、购物平台背后,通常拥有诈骗惯犯团伙,难以发现其行踪。
零壹研究院院长于百程则告诉记者,目前新型电信网络诈骗有多种形态,与各类热门场景结合,但其本质手段就是利诱和威胁,通过获取账户等信息实现诈骗。疫情期间个人居家生活,交通阻隔,传统的线上线下购物渠道不畅,有更多行为需要通过网络完成,特别是出现了一些新的个人团购等软件和渠道。假借“疫情”之名的诈骗,主要是利用了个人居家,急迫需要购买物资等心理,通过诈骗链接等实施骗局,特别是一些日常并不经常网购的群体,防范意识弱可能更容易被骗。
建议:做好个人敏感信息管理
骗子们的诈骗套路层出不穷,作为消费者应如何防范?后续又该如何整顿?
“建议消费者应该多从官方渠道收取信息,特别对一些小道消息不要偏听偏信,当涉及到App下载、转账等环节的时候一定要慎重并核对清楚,同时监管也要对电信诈骗的源头进行管控。” 博通咨询金融业资深分析师王蓬博向记者说道。
对此,通州警方在线提醒,消费者应通过正规平台或渠道购买防疫用品、生活用品等,在办理网购退货、退款前,要反复确认真实性和可靠性;同时,切勿随意添加陌生人的微信,不安装来源不明的软件,不点击来历不明的“网页链接”,谨防中木马病毒或误入钓鱼网站;此外,注意保护个人信息,不要随意提供身份证号、银行卡账号、验证码等重要信息,以免上当受骗。
苏筱芮则建议,疫情当下,一方面,物资保供方面,可由政府部门定期公示保供渠道,使民生相关的物资运输保持畅通,保障民众自主、便捷的购物通路,同时在不法分子涉疫欺诈方面从严从快处理,尽快公布典型案例以震慑市场;另一方面,需要提升消费者的反诈意识,尽量减少或避免将资金转账给个人,即便是社区团购,也可通过必要的平台进行支付。
在防范手段上,于百程同样称,消费者要不断提升网络生存知识,选择正规平台,保持警惕心。特别是做好敏感信息的管理,手机、银行卡、密码等做好保护设置,不给诈骗分子以可乘之机。而从反诈监管来说,警方、社区机构要加大此类案件的处罚和宣传力度,让更多市民了解其套路和防范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