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部近日公布了2022年度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名单,记者获悉,此次合肥共有13家机构获批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新增数量位居全国城市第二。目前,合肥全市共有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众创空间65家,将力争“十四五”末,实现国家级孵化载体县(市)区、开发区全覆盖。
三年“三连跳” 合肥“中关村”步入“国家级”
(资料图)
此次,合肥共有13家机构获批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包括中安创谷科技园孵化器、合肥高新数字经济孵化器、中关村协同创新智汇园等,新增数量位居全国城市第二。
记者注意到,其中,本次获评的中关村协同创新智汇园,三年实现了“三连跳”,先后获评市级、省级、国家级孵化器,并在2020-2022年度合肥市科技孵化器绩效评价中获优秀。
记者获悉,该孵化器的一大显著特点就是“聚焦”,聚焦智能网联,并结合传统汽车优势,中关村协同创新智汇园重点发展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已成为合肥智能网联产业创新的一处高地。
围绕“产业聚焦、产业赋能、产业社交、产业声音”等板块,这里搭建了“孵化器-加速器-产业园区”为一体的全链条式创新创业化摇篮,持续为双创主体提供着全周期、一站式、管家式服务。
如今,这座智能网联“主题园区”已集聚了一大批智能网联汽车产业链企业,覆盖环境感知、决策控制、云平台、车联网-V2X、人工智能、高精度地图及信息安全等多个领域,智能网联企业已占到园区总企业数量的89%,产业生态圈已在这里逐步形成。
中关村协同创新智汇园相关负责人表示,此次获评国家级孵化器后,将立足孵化器产业定位,继续深化智能网联产业布局,树立地方智能网联产业标杆,力争打造全国独具特色的智能网联科技创新策源地和人才集聚地。
合肥力争到“十四五”末
国家级孵化载体县(市)区、开发区全覆盖
记者从合肥市科技局获悉,在此次合肥13家机构获评2022年度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后,合肥市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总数已达到37家,位居全国城市第一方阵。同时,目前合肥全市共有市级以上科技企业孵化器、众创空间229家,其中国家级65家,在孵企业(团队)超万家,培育出全市近1/3国家高新技术企业、1/4上市企业。
近年来,合肥构建“众创空间-孵化器-产业园区”科技成果全链条孵化体系,加快科技成果“三就地”,助推高新技术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做大做强。
2022年,合肥出台了《合肥市加快科技企业孵化器众创空间建设发展行动方案》,实现市级-省级-国家级孵化器众创空间认定(备案)奖补全覆盖,对新认定的孵化器众创空间最高奖补可达150万元,年度绩效评价优秀的孵化器众创空间最高可获得100万元一次性奖补。在2022年年底公布的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评价中,合肥参评的18家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全部达标,获评优秀11家、占比61%,优秀等次比例高于全国31个百分点,优良等次比例达94%。
合肥市科技局介绍,下一步,将把加快孵化载体建设培育与产业发展、城市更新、县域经济等有机结合,加大优质孵化器众创空间运营团队招引力度,高水平建设更多孵化器和众创空间,不断推动孵化载体专业化发展。力争“十四五”末,合肥全市国家级孵化器众创空间达到100家以上,实现国家级孵化载体县(市)区、开发区全覆盖。
合报科学+融媒体工作室
合肥通客户端-合报全媒体记者 刘畅司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