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点!步履不停,向着明亮那方

2023-06-10 10:29:33

作者:俞婷


(资料图)

《悉达多》里有一句话,曾让我念念不忘:“一个人不可能看到另一个人在路上走了多远。”读吴晶《我听见这世界缤纷》时,脑子里不时闪过这句话。因为,我们更不可能看到,一位盲人在黑暗里需要走多远多难的未知路途,才能抵达明眼人或许毫不珍视的细碎日常。

翻开这本书的第一页,就没办法停止阅读。即使没有扣人心弦的情节,也会忍不住紧紧跟随吴晶的脚步跌跌撞撞往前走,往前走:一路替她提心吊胆,为她欢喜忧伤;一路只想不停地走,迫切想要看一看,最后她是否如愿抵达理想的、有光的彼岸。

当读到20岁的吴晶坐上飞机、即将开启留学生活时的心境时,我几乎要为她落泪:“我做出今天的选择,是因为我知道昨天的我付出过怎样的努力,那种痛苦煎熬只有我自己知道。当我一次又一次地向别人讲述自己的故事的时候,我从来就没有找到过合适的言语来表达。”吴晶写下《我听见这世界缤纷》,分明是在黑暗里书写辽阔世界,心怀浩渺广宇。

在此,我想以吴晶称之为“明眼人”的角度,谈谈这部非虚构作品的三个动人视角。

一是真正意义上的平等视角。这本书不是明眼人对盲眼人的想象之作,也不是盲人的口述实录,而是,吴晶借助各种现代化手段——盲人专用电脑、点显器、语音输入、读屏软件等,写成的明眼人世界的书。这个可贵的第一人称,从叙述方式到心理呈现、情感流露,都不曾假借他人之手、他人之感,也不曾被无端改写或善意掩饰。吴晶大大方方地书写自己一步一步的成长,像拉家常一样记录自己在每一段求学过程中的同窗趣事,重现淘气的场景,重温微妙的心情。她像真正的写作者那样,表达自己想表达的,坦露自己想坦露的,感激自己想感激的人与瞬间。自由无障碍的书写和表达本身,就意味着平等,盲人与明眼人之间的艰难平等。

二是联结世界的无障碍视角。借由作者的经历与体验,读者打开视野,得以窥见全球视角下各国无障碍公益事业的发展现状。这一视角,是吴晶真切受益的点点滴滴,也是她成长路途的坚实前提,因为全世界无障碍设施和规范的顺利运行,她才能顺利出国参加残疾人运动会,能够走出国门去求学,能够获得学业与生命的双重发展。甚至,凭借科技感应技术,与整个交响乐团完美配合,流畅地演奏长笛。

世界各国对残疾人的关注,对无障碍化程度的科学开拓,经历了数十年的探索与发展。支撑无障碍事业的核心价值是无差别的平等与尊重,诚如吴晶第一次出国转机时邻座那位男子所言:“我们都是上帝的孩子,我们都是一样的。”

三是基于自我实现的共情视角。这是书中最为动人的视角,每一种平等的生命都有自我实现与发展的渴求。吴晶拥有极其敏锐的感受力,不只是感官通道的某种缺失而带来的平衡或补充,而是她本身的敏锐与善感。所以,她更能准确觉察到盲人生活中亟待解决的现实需求,也更能深刻感知很多盲人无法自我实现的郁郁失落。“在大多数人眼里,残疾是一种遗憾。但我认为残疾对我是一种恩赐。它给了我与众不同的帮助自己和关心别人的机会。”

在黑暗中努力摸索前行的吴晶,不断突破盲人世界里的寻常“惯性”,甚至突破现实世界的想象。意外成为运动员,作为短跑运动员进入国家队,参加亚洲青少年残运会和残疾人奥运会两项国际赛事。不愿接受盲人学生只能学一门按摩手艺而终老一生的“宿命”,突出重围,进入南京知名高中——南京外国语学校,和“明眼”同学一起求学和生活。顺利经历了美国8所学校的面试访学之旅,不断拓展自己缤纷世界的高度与广度,最终吴晶从录取自己的6所学校中选择了蒙哥马利学院,实现了大学梦……她的人生道路越走越宽,自我发展的空间也一直在拓展——“我希望通过读书,让自己有能力使盲人受到更好的教育,让世界上更多的残疾人活得更好,让生命更有意义。”

步履不停的吴晶,一直坚定地走在追逐明亮生命的漫漫长途中,诚如金子美铃诗中的形象:“向着明亮那方/哪怕一片叶子/也要向着日光洒下的方向……”她的经历,将给千千万万的盲人带来无尽的勇气,和无限可能的未来。(俞婷)

关闭
精彩放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