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木蓝原产于南非,多年生常绿灌木。地栽株高1~2m,盆栽35~50cm,幼苗时枝条直立,后期悬垂。单叶互生,叶薄,全缘。穗状花序顶生或腋生,花冠高脚碟状,浅蓝色或白色。
山木蓝性喜温暖,耐热,喜光照,稍耐阴,中等耐旱。种子每克85粒。
山木蓝花期6~9月,蒴果。
山木蓝的形态特征
山木蓝为多年生常绿灌木,地栽株高1~2m,盆栽35~50cm,幼苗时枝条直立,后期悬垂。单叶互生,叶薄,全缘。
山木蓝枝具棱槽,幼时直立,长成后蔓性。叶薄,单叶互生,全缘,短圆形或矩圆状匙形,先端钝而有小凸点,基部楔形,穗状花序顶生和腋生,苞片比萼片短,花萼有粘质腺毛和细柔毛,花冠淡蓝色,高脚碟状,管狭而长,顶端5裂。
山木蓝上端蔓状或极开散,高约1米或更长,除花序外无毛,被有细小的钙质颗粒。山木蓝穗状花序顶生或腋生,花冠高脚碟状,浅蓝色或白色,花期6~9月,蒴果。种子每克85粒。
山木蓝叶薄,通常菱状卵形至狭长卵形,有时(未充分发育的)椭圆形或长倒卵形,长(1)3-6(7)厘米,宽(0.5)1.5-2(2.5)厘米,先端骤尖而有小短尖,罕钝或微凹,基部楔形,向下渐狭成柄,上部叶的叶柄基部常有小形半圆至长圆形的耳。
山木蓝穗状花序约含18-30枚花,总花梗短,通常长2-12毫米,穗轴(包括果期)长2-5(8)厘米,与总花梗及其下方1-2节的茎上密被灰白色至淡黄褐色短绒毛。
苞片长4-10毫米,宽约1-2毫米,线状狭长卵形,先端短渐尖,小苞长约2-6毫米,宽约1-2毫米,狭卵形或长卵形,先端急尖或有短尖。
萼长11-13.5毫米,萼筒中部直径约1-1.2毫米,先端有5枚长卵状三角形的短小裂片,裂片外面被有均匀的微柔毛,萼筒上半部或上部和裂片的绿色部分着生具柄的腺;花冠淡蓝色至蓝白色,花冠筒长3.2-3.4厘米,中部直径0.5-1毫米,冠檐宽阔,直径通常2.5-3.2厘米,裂片长约1.2-1.4厘米,宽约1厘米,倒卵形,先端圆;雄蕊略露于喉部之外,花药长约1.7毫米,蓝色;子房近梨形,有5棱,棱在子房上部变宽而突出成角,花柱无毛,柱头内藏。花期6-9月,蒴果膜质,果实未见。
山木蓝的生态习性
山木蓝生于浅山山麓和平地上。性喜温暖,不耐寒冷,在华北及其他温带地区,作温客观存在花卉栽培。
山木蓝生长适温25℃,喜光照,稍耐荫,不宜在烈日下暴晒,要求湿润环境,干燥对其生长不利,不耐干旱,宜在富含腐殖质,排水畅通的砂壤土上生长。
山木蓝怎样栽培
播种宜春季进行,扦插可在春季、夏季初或夏末进行。夏季扦插选嫩枝或半成熟枝,生根温度为20-25℃最好,插后约20-30天即可生根。
1、穴盘规格288、200、128或72穴盘;
2、介质选择无病虫害、排水良好的轻型介质,可用草炭、蛭石按一定比例混合而成,pH值5.8~6.2,EC值小于0.75mS/cm;
3、播种后用粗蛭石覆盖温度发芽适温22~23℃,苗期生长适温18℃~21℃;
4、发芽天数4~6天;
5、光照发芽阶段不需要光,但发芽后及时补光可有效缩短种植周期;
6、水分育苗期间保持介质潮湿,避免幼苗萎蔫;
7、肥料子叶露出后开始每周施1~2次100ppm的肥料。后期氮肥浓度提高到150-175ppm,可用氮、磷、钾配比为13-2-13或14-0-14与20-10-20的肥料交替施用;
8、生长调节剂穴盘苗阶段不需要使用;
9、穴盘育苗天数6~8周(288穴盘)。
盆花管理
介质pH值5.5~6.0。栽植深度以盆土刚好没过穴盘苗土坨上方为准。可在介质中添加少量肥料。
温度生长适温17℃~26℃,最高可耐35℃。强光照和较高温度利于分枝。
肥料每周至少施用1次200-300ppm的全元素复合肥。
水分日常保持介质表面干燥。浇水时注意浇透,防止EC值过高,土壤盐渍化。
管理在长到成苗过程中需摘心2~3次,摘心可使花期推迟2周左右。
山木蓝病虫害根部易受根结线虫为害,应注意土壤使用前先行消毒,发病期可用80%二溴氯丙烷乳油稀释液喷洒土面。虫害有介壳虫,用25%亚胺硫磷乳油1000倍液喷雾防治。
山木蓝播种到开花时间10cm盆14~18周。
换盆
每年春季换盆,一般用15--20cm的盆,用大型容器栽培也可。换盆时应适当修剪,注意保护新梢,对3年生以上的植株应强剪,修剪后给伤口涂抹愈伤防腐膜,使其伤口快速愈合。
山木蓝的繁殖方式
多采用扦插、分株法繁殖,也可播种繁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