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2月29日,联合采购办公室发布《全国药品集中采购文件(GY-YD2019-2)》,第二批带量采购提上日程。带量采购对行业的影响日益明显,连零售药店都无法“独善其身”。
自带量采购落地后,多位药店负责人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试点地区受冲击很大,采购不到中标产品、药店与医院药品倒挂严重、客户又回流到医院等。
而随着此前25个品种全国扩面,第二批带量采购提上日程,药店面临的压力越来越大,为了生存,一些药店主动选择跟进执行带量采购价。一场价格战,硝烟逐渐弥漫至零售药房行业。近日,老百姓(64.080, 0.23, 0.36%)大药房、益丰大药房、漱玉平民大药房等多家大型连锁药店都发布公告称跟进4+7带量采购品种价格,与医院同价。
“同药同价”
随着公立医院零差率销售、提高慢病门诊统筹比例、4+7带量采购等政策陆续发布并实施,药店与医院之间再次出现了价格倒挂的局面,药店的药品价格相对医院优势不再。也正因为医院出现了药品“价格洼地”,部分地区出现了患者排队去医院购药的情形,药店的药价问题也屡次被患者投诉。
西安怡康医药连锁有限责任公司(下称怡康医药)总经理王彤也描述了“4+7”城市25个品种试点带量采购落地后的尴尬局面:与每个厂家都进行了沟通,但几乎都不愿意供货,25个品种可能只有4个给降价后的价格,在西安,已出现客户回流到医院现象。据了解,西安医院与药店间的药价出现价差,国产阿托伐他汀钙片医院只要6.6元,而药店要45元,相差近7倍。
而此次怡康医药再次积极应战。怡康医药称在最新国家医保谈判结果出炉后,第一时间积极与中标厂家进行谈判,成功使14种“砍价药”以极低的中标价格入驻怡康。
怡康医药表示,从2019年12月10日起,陕西民众就可以在全省怡康医药1300多家门店购买到质优价廉的“4+7”中选药品,且与医院同品同质同价。“统一执行国家集采中标价,对于紧缺的品种,我们采取提前预订,优先拿货的原则。”
而以最新的医保准入谈判中,国家医保局的部署安排看,未来至少对于通过带量采购、医保谈判实现大幅降价的药品,在医院、药店将实现同药同价。早在2019年6月,国务院一次政策例行吹风会上,国家医保局医药服务管理司司长指出,国家医保局成立以后,局党组高度重视定点医疗机构管理工作,特别是对民营医疗机构纳入定点工作也高度关注。
实际上,除了怡康医药外,还有多家连锁药店跟进带量采购。
2019年12月10日,区域龙头药房漱玉平民大药房对外发出消息称,坚决执行国家医保局政策,连锁药店可以经营的22个集中采购产品,2019年12月起,山东全省1600余家门店将统一执行国家组织药品集中采购中标价格。
2019年12月18日,益丰大药房在其官微发布消息称,如果消费者在2公里内益丰以外的其他市场机构,购买了低于该店零售价或会员价的同厂同规格药品,一经核实,益丰将按药品的最小销售单位差价3倍返还。截至目前,该信息已经超过10万的阅读量、获赞量超过5000。
2019年12月20日,老百姓大药房官微发文称,正在利用全国布局的规模优势,与各大品牌厂家积极洽谈;坚决执行国家中标价格,全国22个省份的超5000家门店与医院“同药同价”。
在老百姓大药房董事长谢子龙看来,带量采购对公司而言短期是利空,长期是利好。短期来看,价格会表现出来有对比;长期来看,则会推着招标落选的企业进一步向头部企业靠拢。并指出,零售行业正在组织企业跟厂家谈判,保证一年的销售量,承诺带量采购,争取厂家对价格优惠。
处方药外流
实际上也有部分省份鼓励医保定点零售药店积极参与带量采购工作,如山东、江西等地陆续发布药品带量采购实施方案。
2019年5月,浙江省药械采购平台就发布《关于全省性医药连锁药店集团开通浙江省药械采购平台采购权限有关事项的通知》,英特怡年、华东大药房、国控大药房、欣益药房、云开亚美大药房等6家全省性医药连锁药店集团可在浙江省药械采购平台申请采购账号,并开通药械采购平台网上药品采购权限。
不过,有业内人士称,药店销售只能加成15%的药品,实际上会亏损。
“集采中标厂家的处方药品原来在药店销售额并不大,只占一小部分,而且几乎不挣钱,属于低毛利甚至是引流的品种。”一位药企市场总监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指出,开始的11个城市试点25个品种药对药店影响并不大。
中康研究院首席研究员王强在一次行业会议上也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指出,试点城市的连锁药店采取了“逐步减少或下架‘4+7’中标产品”“以大包装特规等方式暂时区隔医院价格”“侧重发展自主定价品种”等一系列的应变措施。
但随着25个品种药品全国扩面,第二批集采到来,药店需要做更多的准备与调整。
2019年12月29日,国家组织药品集中采购和使用联合采购办公室发布全国药品集中采购标书,第二批国家组织药品集中采购和使用正式启动。据悉,此次集采选择33个品种,采购量计算基数为124亿片药品,涉及100多家医药生产企业。
有分析人士指出,在此背景下,此番漱玉平民等连锁药店迅速做出反应,一方面是积极争取进入集采平台,尽早实现与医院同品同价,而更为关键的是,这一举措能让公立医院的处方外流可以无缝衔接。
对于零售药店而言,做带量采购背景下,既有因降价而下架,也有以价换量的增长。在业内达成一致观点认为,医药分家、处方药外流的政策趋势不会变。
艾昆纬数据显示, 2019年零售渠道的处方药销售占比达到45.3%,高于2017、2018年的43.6%和44.8%,销售额则增长了4%。据艾昆纬产品总监王璐向媒体分析,零售渠道处方药销售的增长有两大原因:销量增长、新产品上市。“处方药市场的增长,一方面是受销量驱动,带量采购导致外企品种降价显著,提高了药品可及性,推动产品销量的上升,这是市场增长的主力;第二大主要动因是新产品上市。”
2019年底,广东省医保局、广东省卫健委、广东省药监局联合印发《关于推动广东省基本医疗保险定点零售药店做好慢性病用药供应保障工作的指导意见》指出,门诊患者可以自主选择在医疗机构或零售药店审方购药,医疗机构不得限制门诊患者凭处方到零售药店购药。探索医疗机构处方信息、医保结算信息与药品零售消费信息互联互通、实时共享。
不过,对于业界一致关注的医院处方流转出来的方式,也有业内人士指出这仍是一个很大的问题,因为其中涉及环节比较多,更重要的是政策要落实到每个环节,整个过程,需要政府层面推动,需要医院医生教育患者,也要中间环节的机构和人员一起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