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深化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工作,传承民俗文化,提高市民的知晓率、参与率,营造人人参与创建的文明氛围,自8月11日起,普集街道瑞祥社区开展了以“传承民俗文化 助力文明创城”为主题的创城宣传周活动。
草编、面具脸谱、糖画、面塑DIY体验活动,自8月11日上午陆续从各小区开展,社区特邀济南一妙文化传媒公司的民俗艺术老师们参与本次活动。以本次活动为载体,社区党员、社区工作者们为来往的市民发放了《济南市市民文明公约》,并向居民宣传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重要意义,并倡导市民以身作则,自觉遵守文明公约,积极参与创建活动,共建美好家园。
草编创作老手艺,焕发时代新活力
时代推动向前,如今的草编工艺依旧沿袭传统民俗的工艺,不过为使作品流传的经久长远,制作者利用彩带代替植物叶,编制的各种动物、昆虫栩栩如生,不仅让居民们锻炼动手能力和耐性,而且成为点缀生活的小乐趣。
活动开始,老师耐心向居民们演示,然后手把手教学。
居民们在老师的耐心教学下一个个编出了精致美观的小虾、螳螂等。
面具脸谱国粹美,自己动手体会深
我国是面具产生最早、流行时间最长的国家之一。直到今天仍然可以看到它的原型和影子继续在我国民众心理上、民俗上、文化上和艺术上发挥作用。面具是人们内心世界的一个象征,它是一种横遍全球纵观古今的文化现象。它以丰富的文化内涵和特殊的外在形式,为学术界所重视。
活动中,社区的“大朋友”和小朋友们在将自己喜欢的图案一笔一划地绘制出来的同时,不仅感受了传统的脸谱文化,也享受到了乐趣。手绘面具的过程类似一种情绪的释放,也算是一种自我放松。
“这个活动好,不仅让孩子们体验民俗文化,我们大人也觉得很解压。”参与活动的一位妈妈笑嘻嘻的说。
大朋友和小朋友们完成了自己的作品,拿着面具看了又看,戴上拍照,爱不释手。
趣味糖画甜又蜜,非遗传承我见证
糖画是民间的一种颇具特色的街头艺术,对于大部分人来说并不陌生。无论是在繁华街市,还是名胜古迹,我们都能邂逅以糖作画的流动小摊。民间艺人通常以十二生肖等富有寓意的内容为题材,在长期掌握了糖料的特点后,根据实践的过程,在形式上施以饱满、流畅的线条,从而形成了独一无二的风格样式,使人惊叹于艺术创造的魅力。
老师一边讲解糖画制作糖画的步骤和技巧,一边熟练的向大家作示范
手把手的教授现场的小朋友们
让小朋友们亲身体验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能够让他们感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去感受非遗文化的博大精深。
面塑制作人气高,巧手造出百样态
面塑,俗称“捏面人”,也叫江米人。在我国有着悠久的文化底蕴。活动开始,老师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向大家详细介绍了有关“面塑”的历史、捏面技巧、捏面动作要领等。随后,给每个孩子分发了面塑材料和工具。
老师示范,孩子们模仿,一块块面团儿经过孩子们的捏、揉、搓,变成可爱的或小动物、小物件......
咏诵文明公约,争做创城“小使者”
进一步促进文明公约的落实,让每一位学生都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培养青少年儿童的主人翁意识,社区在本次DIY活动活动中开展争做文明创城“小使者”活动,通过读、背,让每一条公约都深入青少年的心中。青少年参与者在45秒内一次完整背诵《济南市市民文明公约》,获奖品一份。有的青少年准备了五六分钟,30秒内就轻松背过了。
多方联动,助力文明创城
为将垃圾分类工作做好做实,让绿色环保理念入脑入心,引导居民积极参与到垃圾分类的行动中来,普集街道借助社区民俗文化体验活动同时开展垃圾分类宣传活动。
活动中,志愿者们积极向居民介绍垃圾分类相关知识,并发放了垃圾分类宣传单,方便居民更加详尽的掌握垃圾分类技巧。为加深居民对垃圾分类的认识,活动现场还设置了模拟垃圾分类环节,让居民们现场对废旧电池、过期药品、塑料袋、玻璃瓶等垃圾进行分类,帮助居民加深印象。
通过垃圾分类宣传活动,增强社区居民对垃圾分类知识的了解,提高社区居民自觉爱护环境卫生的环保意识,让社区居民在潜移默化中变成绿色环保理念的积极践行者。
普集派出所公安民警在小区开展了“珍爱生命 远离毒品”、“认清邪教危害 创建无邪教社区”及防范网络诈骗的宣传活动,帮助广大居民了解毒品危害,树立防毒意识,提高拒毒能力;增强社区居民群众对邪教罪恶本质的认识,进一步加强自觉抵御邪教侵蚀的能力,在社区倡导追求文明、崇尚科学的良好风气;加强社区居民对各类诈骗手段的了解,提升防骗能力。
法律志愿服务普集分队的青年律师志愿者也参与了本次活动,为现场居民解答法律疑问,提供法律认识。
此次文化周营造了全民参与、上下互动、多方联动的浓厚氛围,提高了社区居民对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认知度,加强了文明城市创建的群众基础,为文明创建活动的深入开展奠定了坚实基础。民俗文化体验活动,展示了传统民俗文化的魅力,搭建了民俗文化传承载体,对于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切实增强人民群众对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有着积极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