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流动性或难大幅放松 降准降息概率较低

2020-08-17 14:02:24

近期监管部门密集发声,从7月30日的中央政治局会议、8月3日的央行下半年工作会议、6日发布的第二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到10日易纲行长接受采访发表讲话,在多轮权威的定调下,8月以及2020年剩余月份内资金面走势究竟将何去何从,新华财经帮您化繁为简,把握政策脉络,聆听来自市场一线的最新声音。

新华财经特别采访了20位金融业内首席分析师和专家学者,结果显示,分别有5位(26%)、11位(约58%)受访专家认为,8月流动性偏紧、呈中性,影响流动性的前三位因素分别为公开市场到期量、债券发行以及财政支出。

8月流动性预测

来源:新华财经

8月流动性影响因素

来源:新华财经

同时,专家们在降息降准方面的预期也基本趋于一致,超8成的受访者认为,8月“OMO降息”、“MLF降息”、定向降准、全面降准的可能性较小,LPR报价大概率维持不变。2020年剩余月份内,央行将在“稳健型”的操作风格下,保持流动性“松紧适度”或“略有收紧”。

债券发行及公开市场到期量为主要扰动 MLF超量续作概率不高

新华财经调查显示,影响8月流动性的前三位因素分别为公开市场到期量、债券发行以及财政支出等。

具体来看,债券发行为第一周及第二周(8.3-8.7、8.10-8.14)影响流动性的最主要因素。

究其原因,中信证券研报显示,由于6、7月份大部分的政府债券发行均为“特别国债”发行让路,导致后续月份整体政府债券的供给压力仍大,若需完成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部署的任务,月均供给压力大于今年上半年水平。

据开源证券赵伟测算,截至7月末,地方债新券额度尚余1.9万亿元,国债还剩2.2万亿元净融资额度。结合财政部要求和历史经验来看,剩余地方债发行或集中在8月和9月,月均发行规模或可达8000亿元左右,加上国债发行,综合来看单月债券供给或超1万亿元。

进入8月下旬,债券发行因素对流动性的扰动开始退居二线,公开市场到期量(逆回购到期+MLF到期)成为第三及第四周(8.17-8.21、8.24-8.28)的首要因素。

截至目前,8月下旬累计有5000亿元逆回购资金到期,17日(第三周周一)及26日(第四周周三)分别有4000亿元及1500亿元MLF资金到期,公开市场将合计净回笼资金1.05万亿元。

央行14日公告称,将于18日对本月到期的两笔中期借贷便利(MLF)一次性续做,具体操作金额将根据市场需求等情况确定。这也是继6月、7月以来,央行连续第三次对MLF操作进行提前预告,稳定市场之意明显。

专家表示,综合考虑财政发力对中长期流动性的补充作用以及央行近来持续“收长放短”的操作模式,加之“高达”2.95%的MLF资金成本使公开市场一级交易商对其的需求较少,预计本次超量续作的概率不高,后续央行或通过增加逆回购投放来适度满足资金需求。

8月降准降息概率较低 LPR报价或大概率持平

自7月30日中央政治局会议开始,近来监管部门密集发声就货币政策走势进行表态。市场普遍认为,综合多因素来看,下半年货币政策难紧亦难大幅放松,降准降息空间收窄。

新华财经调查显示,分别有18位(95%)、17位(89%)、16位(84%)、18位(95%)受访专家认为,8月份OMO利率降低、MLF利率降低、定向降准、全面降准的概率在“不可能”至“一般”之间。没有专家认为以上四种形式的降息降准一定会出现。

8月降息降准可能性

来源:新华财经

综合来看,无论是降息还是降准,甚至是调查中被细化到四种形式的降息降准,本月专家们能够出现如此“难得一见”的预期一致背后,主要在于对以下四个方面的普遍认同。

首先,从宏观经济角度看,当前我国经济逐步回暖,没有迫切的降息降准必要。

我国7月PPI数据同比下降2.4%,降幅比上月收窄0.6个百分点;为连续第二个月环比回升。央行行长易纲在10日接受采访时也表示,下半年我国经济增长将延续复苏的态势,全年有望实现正增长。

其次,从资金面自身的角度看,当前资金利率已处于央行合意水平,此时降低政策利率会引发市场利率再度波动。

央行在二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中重点提出,引导市场利率围绕公开市场操作利率和中期借贷便利利率平稳运行。此外,央行还指出4月货币市场利率明显低于公开市场利率是外部因素影响,而非央行有意引导,是非理性的,5月资金面的明显收紧是“市场预期回归理性”。

浙商证券李超表示,市场利率围绕MLF利率平稳运行的表述体现出央行认为目前的市场利率水平是较为合意的,由此可以判断,央行基本已没有降息的可能性。

第三,在前期应对疫情的“超常规宽松”作用下,资金利率已处于低位,若进一步压降,或引发套利风险,违背了监管部门引导资金流入实体经济的初衷。

专家表示,虽然此前国务院有1.5万亿元的让利要求,但也要认识到利率适当下行并不是越低越好,利率如果严重低于和潜在经济增长率相适应的水平,就会产生套利,资金可能流向不应该流向的领域。

最后,我国应继续保持正常的货币政策,为未来的地缘政治、经济不确定性等潜在风险留足操作空间。

东北证券沈新凤表示,央行在本次的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中表态更加强调风险意识,同时还强调利率过低会造成“资源错配”“脱实向虚”等负面影响。由此可见,央行对于低利率政策持谨慎态度,短期内政策利率下调空间不大,大概率保持平稳。

在LPR报价预期方面专家观点也基本趋于一致,有16位(84%)受访专家认为,本月1年期利率报价及5年期以上利率报价均将保持不变;有2位(11%)专家认为二者将同时下降;有1位(5%)专家认为1年期报价下降,5年期以上保持不变。

未来货币政策难紧亦难大幅放松央行操作风格偏向稳健

新华财经调查显示,针对2020年剩余月份内货币政策走向,有10位(53%)受访专家认为将是略有收紧,有7位(37%)专家认为是松紧适度,有2位(11%)专家认为是略偏宽松。而无论是“大幅收紧”、“比较宽松”还是“非常宽松”的选项均是无人问津,也体现出未来政策难紧亦难大幅放松的特点。

2020年剩余月份流动性预测

来源:新华财经

提及央行未来的货币政策操作风格,有17位(89%)专家认为是偏稳健型,有2位(11%)专家认为会偏保守型,没有专家认为会继续延续上半年的偏积极型模式。

值得一提的是,本次调查中受访专家的观点统一度相当高,也在一定程度上反应出央行在对市场预期的引导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有效预防并降低了因市场内部预期分歧所带来的潜在波动。

(备注:完全有效样本总量为19份胡玉婷、张无对本文亦有贡献)

关闭
精彩放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