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红山区公安分局立足赤峰中心城区的区域特点,聚焦建设“首善之区”的发展定位,着眼防风险、保安全、护稳定,深入践行新时代“枫桥经验”,不断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全面防范化解各类风险隐患,切实做到“矛盾不上交、平安不出事、服务不缺位”。
一、用“枫桥经验”引领网格治理,把好平安建设第一关口
坚持专群结合,走好群众路线,着力推动警格、网格“双网融合”,最大限度调动辖区资源,不断做实党委政府牵头、公安主导、社会参与的网格化社会治理格局,有效提升驾驭治安局势、防控风险隐患的能力水平。一是密织“治理网格”。将全区划分为417个综合网格、184个专属网格,形成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管理网络。配备专职网格员516名、兼职网格员184名,推动社区民警在社区党委班子任职,将社区警务室建成社区民警、网格员的前哨阵地,及时掌握社情民意,采集基础信息。二是建强“指挥大脑”。按照“一室两队”警务模式改革要求,在派出所全部资源建立综合指挥室,每日汇总辖区矛盾纠纷、重点人员动态等信息,及时派发社区警务队、执法办案队落地处置。三是激发“科技动能”。依托红山区党建引领网格精细化社会治理平台和分局三维警务地理平台、警务大数据平台,为社区民警、网格员配备移动终端,社区民警、网格员信息信息,实现信息数据全汇集、工作轨迹全记录、指挥监督全直播、事件上报全天候、统计分析全智能,有效扩大了参与面、提高了工作效率。
二、把“枫桥经验”融入社会联动,筑牢维护稳定第一防线
注重矛盾风险源头化解,积极推动建机制、搭平台、促联动,切实把各类矛盾风险解决在当地、解决在初始阶段。一是完善多警种联管机制。落实研究会商制度,定期组织情指、政保、治安、经侦等单位,专题研究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工作。以创建“枫桥式公安派出所”为契机,不断做优做强派出所和警务室的调解职能,大幅提高调解效率。今年以来,成功调解矛盾纠纷649件,调解成功率达98.4%。二是搭建多部门联动平台。创新搭建以社区、派出所为主体,吸纳社区老党员、律师、机关单位退休人员共同参与的“纠纷调解联动平台”,共同推进矛盾化解工作。三是打造多元化联处模式。发动群众参与,创新建立“基层社区调解组织”,将辖区有威望人士、民间调解能手组成义务调解队,就近调处各类矛盾纠纷。
三、以“枫桥经验”护航发展,打造服务群众第一窗口
坚持主动作为、靠前服务,办好百姓身边事,不断强化管理、防范、打击措施,努力为全区高质量发展保驾护航。一是紧扣民生项目,做到贴近服务。围绕全市、全区重大工程项目,全面做好秩序维护和服务管理工作,护航中心工作和经济发展,做到“经济发展到哪里,公安工作就服务到哪里;项目建设到哪里,公安队伍就保障到哪里”。二是紧扣民生实事,做到高效服务。将分局各项行政审批事项全部集中在区行政服务大厅,按照上级要求最大限度精简办事程序,最大限度做到让办事群众“只要跑一趟”。在社区警务室、社区网格工作站设置代办服务点,最大限度为行动不便群众、日常工作较忙群众提供方便。三是紧扣民生热点,做到主动服务。着眼处置隐患风险,妥善处置各类矛盾纠纷,有效保障了棚户区改造等重点整治工作顺利推进。着眼消除安全隐患,全面排查交通、治安和消防等安全隐患,发现问题一盯到底,做到问题不解决不放过、隐患不消除不放过,确保今年以来未发生重大群体性事件和重大公共安全事故。
来源:红山公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