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兴产业是新技术产业化形成的产业,在区域经济发展中发挥着引领科技进步、驱动内生增长的重要作用。对于规模达到一定量级的城市经济体而言,新兴产业发展水平极具指标性,能够反映其在技术研发创新、科技成果转化、产业转型升级、价值链延伸等方面的综合竞争力。本文基于国内万亿级城市新兴产业数据对比分析,认为新兴产业已发展为驱动高质量发展的主引擎,国家级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已成为万亿级城市的产业地标。
一、新兴产业构成万亿级城市经济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并成长为“第一梯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核心肌群
根据2019年国内城市GDP量级分类,我国共有4座GDP在2.5万亿以上的城市(分别是上海、北京、深圳、广州),5座GDP在1.5-2.5万亿的城市(分别是重庆、苏州、成都、武汉、杭州),以及8座GDP在1-1.5万亿的城市(分别是天津、南京、宁波、无锡、青岛、郑州、长沙、佛山)。GDP在2.5万亿以上4座城市,2019年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的GDP占比均超过了15%。其中,深圳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与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的GDP占比均超过30%,北京均超过20%,两座城市代表着国内城市新兴产业发展的最高水平。GDP在1.5-2.5万亿的城市中,苏州、武汉强势领跑,两座城市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均突破3000亿元、占GDP的比重接近20%,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均突破4000亿元、占GDP的比重超过20%。GDP在1-1.5万亿区间的城市中,战略性新兴产业的GDP占比大致在10%上下,其中,天津为12.5%、长沙为9.9%、宁波为9.35%、青岛为8.8%;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的GDP占比则差异较大,长沙为30%、宁波为17.9%、郑州为14.2%,天津与青岛不足10%。
图1 2019年万亿级城市新兴产业占GDP比重
说明:数据来源为各城市2019年国民经济统计公报及公开统计数据,因上海、广州、成都、佛山缺少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数据,南京、成都、无锡、佛山缺少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数据,故未纳入图1显示
二、国家级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成为万亿级城市“标配”,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医药两大领域的产业集群数量最多、分布最广
国家发展改革委于2019年10月公布了第一批66个国家级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名单,国内万亿级城市共计31个产业集群入围。其中,北京、上海、武汉各4个,深圳3个,天津、广州、成都、杭州、青岛各2个,重庆、长沙、宁波、苏州各1个;17座万亿级城市中,仅南京、无锡、佛山暂无产业集群入围。从重点领域的分布情况看,万亿级城市共培育15个新一代信息技术技术产业集群和10个生物医药产业集群。其中,上海、武汉在新一代信息技术领域各有3个集群,涵盖集成电路、新型显示器件、下一代信息网络、人工智能等重点领域,领跑优势明显;北京是唯一一座拥有2个生物医药产业集群的城市,形成“北研发(昌平区-生命科学研发和创新)、南制造(大兴区-生物医药高端制造)”的产业发展格局;青岛、成都、长沙、宁波等城市把握地方实际和特色,聚焦现实需求和增长潜力,通过重点发展节能环保、轨道交通装备、智能制造装备、新型功能材料等特色产业,在国家级新兴产业集群培育的竞争中抢占一席之地。
图2 万亿级城市国家级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分布
说明:根据国家发展改革委发布的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名单绘制
三、国内主要城市聚焦新兴产业强化谋划部署,密集发布扶持政策,智能产业、数字产业等成为“兵家必争之地”
上海于2018年11月对外发布《上海市产业地图》,聚焦集成电路、机器人、航空、生物医药、北斗导航等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以及人工智能、大数据、工业互联网等融合性数字产业,实施挂图作战,为寻找技术、标准、人才服务和产业链合作提供指引。杭州于2019年9月推出“新制造业计划”,将培育引进战略性新兴产业置于制造业发展的首要任务,提出打造新一代信息技术及应用万亿级产业集群,生物医药、数字安防等5个千亿级主导产业集群以及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5G应用等10个以上百亿级产业集群的战略目标。今年以来,疫情成为加速新兴产业发展的催化剂,多地危中寻机,面向新兴产业释放政策红利。宁波于3月出台指导意见,锚定医疗健康、工业互联网、“5G+”、数字经济、智能物流等5大新兴产业重点发力。青岛在上半年密集出台了机器人、工业互联网等新兴产业政策,通过开放城市场景和产业链,瞄准“高端制造业+人工智能”新赛道发起冲击。此外,天津、长沙、广东、山西、山东等地围绕产业集群培育、新型基础设施建设、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等展开相关部署,密集释放一揽子利好政策,引领新兴产业开启新一轮快速增长。
表 各地近年来新兴产业相关支持政策汇总
随着新经济时代的来临,国内万亿级城市已成为新兴产业集群培育的主阵地,且随着新技术、新模式在新兴产业重点领域的率先应用与潜能释放,各地更加重视基于本地产业资源与创新资源禀赋,加强竞争性与选择性新兴产业的战略谋划。在政策的牵引带动下,新兴产业迎来新“窗口期”,有利于各类资源的跨区域流动与优化重组,加快形成众多新兴产业集群竞相崛起的新格局,从稳增长、扩内需、促转型等多个维度对冲疫情造成的负面影响,拉动中国经济驶入高质量发展的“新蓝海”。
来源:宁波新经济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