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闭幕之后,2020年12月22日,证监会召开会议定调明年资本市场的主要工作,重点提出着力加强资本市场投资端建设,增强财富管理功能,促进居民储蓄向投资转化,助力扩大内需。
居民储蓄在我国居民的家庭金融资产配置结构中占据较大比重。《中国家庭财富调查报告2019》显示,我国居民的家庭金融资产配置结构主要是以现金、活期存款和定期存款为主,占家庭财富近九成,“应付突发事件及医疗支出”、“为养老做准备”和“为子女教育做准备”是居民家庭储蓄前三个主因。中国一直以来是储蓄大国。数据显示,2008年我国储蓄率不仅达到世界第一,“巅峰状态”时一度上升到51.8%左右。虽自2009年以来我国储蓄率开始逐步下降,到了2011年跌破到50%以下,然后一直仍然处于下降的趋势,到2019年仅为45%。但中国金融学会会长、中国人民银行前行长周小川表示,中国居民的储蓄率虽然较十年前的50%有所降低,降至45%,但横向对比来看,中国居民储蓄率仍是全球最高。储蓄率高之外,居民储蓄规模也相当巨大。央行数据显示,2020年10月我国本外币存款余额超过210万亿元,其中居民的存款超过了90万亿元以上,人均存款超6万以上。超90万亿的居民储蓄规模超过了目前A股市场80万亿的总市值。
长期以来我国经济高储蓄和高投资相互支撑。足够多的储蓄,才能有较高的投资增长和经济增长;经济的持续快速增长又保证了足够的储蓄来源。但多年来,高储蓄率一直被视为是我国消费低迷、经济内生动力缺失、社会保障体系不完善、居民投资渠道狭窄等问题的体现。因此,此次证监会重点提出“着力加强资本市场投资端建设,增强财富管理功能,促进居民储蓄向投资转化,助力扩大内需”,既是目前解决资本市场活跃性问题,又是解决百姓资金拓展投资渠道的问题,更是通过促进投资建立国内大循环为主、国内国际双循环的战略需要。
当下,在中国经济新常态下,资本市场发生的一系列变革催生了居民理财意识的觉醒。以银行理财、储蓄、房地产投资等为主的传统家庭财富配置模式,正在向股权、证券化投资进行史无前例的转移。中金公司研究部就指出,中国居民家庭资产自改革开放开始逐步累积,随着发展水平逐步提高、生命周期演进,配置主力从满足生存、生活基本需求起步,到提高生活水平(购买各类家庭耐用消费品),再到购买不动产、乘用车等“昂贵”的固定资产,目前正在进入金融资产配置加速的拐点。
财富配置模式转移的背后有其深刻的原因。一方面,从大类资产配置上讲,在“房住不炒”政策基调下,告别全民炒房时代,住房正逐步回归居住属性;另一方面,近年来,私募股权市场发展、A股注册制推广、REITs产品试点等提供了多元化投资标的,为理财投资打开新的突破口,也为广大居民投资分享国家战略红利提供了差异化选择。最后,打破银行“刚性兑付”之后,在净值化转型的背景下,引导理财子公司等主体加大权益类产品布局,居民财富逐渐多元化配置,这些都有利于吸引居民储蓄以多种渠道、多种形式参与资本市场投资,促动实体经济中的资金供求双方实现更好匹配。
“促进居民储蓄向投资转化”政策之下,加上居民理财意识的觉醒,超90万亿规模家庭资产已经蓄势起航。但要实现“促进居民储蓄向投资转化”,就必须为居民投资提供有价值的投资渠道和有价值的投资资产。需要注意的是促进居民储蓄向投资转化,并不是鼓励居民都去直接投资股市。这是因为首先我国的资本市场稳定发展,需要股市机构化而不是大力发展散户化,其次对于居民个人来讲,居民储蓄进入股市可能面临着难逃亏损的命运。
“促进居民储蓄向投资转化”需要给投资者提供不同需求的投资产品,满足投资者投资的多样性需求;同时,完善各类制度,维护市场良好环境,保护投资者的合法权益;还要培育和引导投资者正确投资,尤其是长期投资以及价值投资并行。此外,更需要机构凭借在投研体系、大类资产配置能力、金融科技等方面的优势,实现投资者和投资标的精准对接,共同构建开放、稳定、友好并可持续发展的资管生态圈。
以金融科技企业恒昌为例,创业十年来,恒昌在金融科技和风控领域持续深耕,打造了建立在人工智能、区块链等创新技术基础上的风控体系;并在着眼拓展全球市场的同时,将海外市场成熟先进的经验带到中国,服务中、高净值客户,具备综合一站式解决客户的财富管理需求能力。当下,恒昌正通过不断完善产品筛选能力、风控能力、投研能力、科技赋能、客户体验以及全球化六大专业性能力,满足中、高净值客户的需求,同时还积极在品牌、产品、客户服务等方面全方位升级,以更精细化的客户管理能力、更生态化的产品构建能力、更专业化的投研顾问能力、更智能化的数字服务能力、更定制化的传承规划能力、更精英化的人才队伍建设、更全面化的风控合规能力,打造以知识和人才为内核的发展驱动力和核心竞争力,助力“促进居民储蓄向投资转化”,满足中、高净值人群日益增长的财富管理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