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作为一家新锐的网络流量大数据分析公司,似乎很难定义智维盈讯(以下简称nCompass)具体属于哪个企业服务细分领域,从应用场景看nCompass能支持网络运维、安全以及业务部门同时使用,从行业看又跨越了金融、电力、医疗、物流等不同的客户类型。创新业务怎样在老赛道跑出新市场?此次飞象网采访了nCompass CEO赵立龙,请他给出自己对创新业务的理解。
记者:您创立公司的初衷是什么?
赵立龙:我们公司的全称是北京智维盈讯网络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nCompass),初衷是想做网络流量数据消费领域的创新型产品。我们创立公司是在2015年,而当时在国内整个IT需求高速发展情况下还没有真正的企业服务公司去匹配这一类的需求,而已有的同领域的产品都是基于国外老牌公司的技术架构,产品底层就决定了无法适应客户对全量数据和随需而变的数据应用的需求。
记者:也就是当时的情况是行业内的公司普遍创新性不强,几乎没有原创的产品理念,激发了你们要从客户的实际需求出发去设计产品。
赵立龙:原动力确实是如此。当然这几年的情况越来越好,我们也看到行业的创新能力在提升,包括我们nCompass的研发人员在内,更多的本土的技术人才在发挥作用,这已经打破了之前国际巨头独占鳌头的竞争格局。
记者:为什么会选择网络流量分析这个方向切入呢?
赵立龙:第一,我之前是一家外企的销售负责人,这是一家应用交付领域的国际领导者厂商,我们做的业务主要在应用交付和网络数据这块,需要在交付过程里面解决安全、快速、高性能的这些问题。但在过去的业务中我们虽然一直在探索应用的交付,但是客户本身的应用需求是什么,其实是不知道的。离开这家公司之后,作为联合创始人我又发起了一家APM的公司,做的是数据中心的解决方案。在创立nCompass前我在这个行业有十几年的从业经历,在对市场和产品的认知,以及对客户的服务经验上,沉淀还算充分。
记者:nCompass这家公司最大的特点您觉得是什么?
赵立龙:在价值上我们追求用户体验,用户的使用感受是我们最在意的,在产品设计之初,也是基于这样的理念来设计的。我们也收集了广泛的客户反馈,基本上80%-90%的客户对我们的产品评价较高,虽然创立时间不长,但是基本上这个圈里面没有一家,包括我们的竞品也没有一家会说我们的产品技术不好,这个是我觉得蛮欣慰的一件事。
记者:您觉得跟其他的产品比,客户会更满意nCompass的产品,哪怕目前公司规模没有那么大,您觉得这个原因是什么?
赵立龙:我觉得这个跟整个行业底层技术的变化有关系,就目前同类型的行业产品来说,传统的NPM单独使用功能过于简单,无法满足网络部门对产品功能上的需求;而有一些产品则是主要做数据包回溯分析,非常依赖IT人员的经验和技术;国际厂商的产品则没有做全量数据监控分析,主要是因为计算量太大,传统架构支撑不了,必须先定义成应用或者站点,对未定义的流量无法进行统计和分析,系统的使用成本较高。nCompass在产品设计上是以网络流量全量数据作为数据基础去支撑上层的业务分析,在实现AIOps方向考虑更为深入,对使用者技术要求不高,适用运维、安全、业务等多种应用场景。
记者:这个变化的需求具体指什么?
赵立龙:现在的IT环境和过去的IT环境变化特别大,过去的IT运维和安全的服务边界是比较清晰的,而现在边界已经模糊了,因为技术迭代太快了,IT建设速度太快了,那么对于运维和安全领域来说,靠技术团队一个接一个的去解决问题人力是无法支撑的。而现在的大数据技术也好,AI技术也好,在它的底层技术已经解决了很多的算力的问题,其实也是很好的机会。整个的技术路径底层不一样了,那么我们的产品在服务用户需求上来说,就要具备实时响应的能力,随需而变的能力,也就是产品的底层数据需要全量数据,而上层的应用灵活性要足够,可以根据客户需求快速生成。
记者:根据Gartner NPMD的报告,它预测这个行业全球的规模只有22亿左右,它可能不是一个特别大的市场,在相对小众的市场,怎么样扩大自己的业务边界呢?
赵立龙:业务需求的基础我们把它看成是数据消费业务,而不是NPM,但这个领域是个创新领域,过去我能参考的只有NPMD这一个领域是做网络流量的,但是他们做的是工具,我们做的是场景。这个市场只是NPMD的市场,在现在的市场模型里面就已经不是这么划分了,你的场景可能是安全、运维也可能是业务。如果是按NPMD那这是一个小众市场,但是如果以数据消费服务来看,未来是一个大众市场。
记者:nCompass的客户是多行业的,可以说我们现在在做的流量监控和分析的产品它其实是一个通用型的产品,我们怎么解决好行业的业务场景和通用的这种矛盾呢?
赵立龙:如果把我们放在运维和安全的领域里面,其实我们就是一个通用产品,如果说我们基于用户需求解决更多的基于业务层面的数据分析场景的话,那就是深度定制。在某一些行业里面我们会把它做成行业类的产品,它的底层还是我们的nCompass流量大数据分析平台,我们更希望能够给用户交付的是一种能力。
记者:您对这个行业的趋势有什么样的看法和预测呢?
赵立龙:我认为未来的数据和AI技术更多解决的是人的效率问题和经验问题,在国外实际上有非常多类似的上市公司估值非常高,但是在国内我们如果只看盈利模型的话,整个数据消费行业还是一个初级阶段。它的市场容量取决于能帮客户在多大程度上解放业务对人力的依赖包括对劳动力上和经验上的依赖,而这个部分在中国将是非常大的市场。
记者:作为一家创新型的公司我们的优势在哪些方面呢?
赵立龙:首先是技术的原生架构,幸运的是我们是在数据时代创立的一家公司,nCompass流量大数据分析平台从底层本身就是以数据架构来去搭建的整个平台。在应对用户场景的快速程度上,匹配程度上我们还是有挺大优势的,消费数据能力这块还是我们比较强的。第二,我们创始团队都是从国外顶尖的公司过来的,在这一块的思路和眼界算是比较开阔的,其实全球性的公司我们最需要参考的是他们对于生态的理解,比如他们做的业务是比较垂直和专注的,而不是说不断横向扩展独大把什么业务都做了,会在战略上考虑在未来做数据打通和融合。比如说以前我开发的就是一个视频摄像头,但是当我的视频摄像头和刹车系统能够连动的话,那你可能就是一个安全系统了,其实这也是我们想做的事情。
记者:nCompass现在有比较清晰的市场发展目标吗?
赵立龙:我们现在只能说希望在创新领域里面能够持续盈利,因为创新这个东西真的挺难的,业界能够达到盈利阶段的公司其实不多,我们在公司建立的第三年就很快实现盈利了,也是因为产品在市场被用户的认可。我们希望以客户价值为导向,产品和服务要能够持续解决用户的问题,希望做得更务实一些,能够未来把AIOps变成真的落地的东西。
记者:nCompass会寻求一些资本的合作吗?或者是技术方向,或者是市场合作方向?
赵立龙:在技术层面和生态层面的合作目前有很多,比如我们跟F5的合作、跟微步的技术合作。如果谈到更大在AI这个领域里面,在AIOps和安全这个领域里面,其实不可能一家公司去完成这个事,肯定要找一些创新型的公司一起来打通。资本层面毕竟公司从17年才开始做销售,现在现金流基本上已经平衡了,我们想把产品做得更扎实一些,用户场景积累更深入一些,因此这一块不是我们目前最紧急的事。
记者:在规模化这个方向上nCompass怎样复制成功案例呢?
赵立龙:因为公司规模问题,我们更多还是聚焦在一些战略客户上,因为他的使用场景和对于整个自己需求的理解会更明确一些,通过解决他们的问题,解决他们的体验以后,我们会形成行业深度的案例,再进行行业的复制。现在我们在金融和能源领域里面,最头部的银行以及大型的能源公司已经有我们的很多客户了,我们的场景也沉淀得比较深入了,那么未来在这些行业里面我们就形成了可广泛复制的模型了。
后记
正如赵立龙所说,创新是一件很难的事情,坚持创新还能够持续盈利就难上加难。期待nCompass能在创新之路上走得长远,助力各行业在AIOps方向从技术探索落地到最佳实践。
公司简介
智维盈讯(nCompass)成立于 2015 年,是一家专注于通过流量大数据+智能算法解决网络应用故障及安全的公司(Traffic Data Analysis)。公司独创的nCompass流量大数据分析平台可以接纳流量,Traffic log等各种数据源通过规则引擎进行动态数据分析与展现。nCompass产品线除了传统的抓包分析,数据回溯,定位故障和报警的基本功能之外,独有的智能基线与智能分析规则引擎结合可自定义Dashboad ,帮助用户清晰了解流量中应用及业务流的不同维度的状态,将故障与隐患在从事后排障提升到了事中预警,极大的提升了用户的运维效率和人工盲点。该能力已经被全球领导厂商和各行业头部认可并完成数据对接与合作。公司从15年成立至今,服务于金融、电力、医疗、政企、互联网等多行业,服务客户包含中国银行 、民生银行、浦发银行、华夏银行、中信证券、银联商务、中金集团、中石油、中石化、国家电网、联通、中山医院、海尔集团、安能物流、上海韵达等,累计合作头部客户超过百余家,得到客户的一致认可,产品复购率100%,年营收200%高速增长。
嘉宾简介
赵立龙,北京智维盈讯网络科技有限公司(nCompass)董事长兼CEO,拥有十多年企业服务行业经验,精通应用交付及应用性能管理技术。创立nCompass公司前,作为基调网络联合发起人曾担任销售副总裁一职,负责行业销售及经销渠道业务。曾任职F5 networks 担任北区及西区总经理,负责销售运营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