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20年疫情起,在家电企业中一直表现亮眼的白电巨头美的集团,近日也传出裁员消息。
5月19日,美的集团官方企业号在某职场社交平台回应裁员传闻时称,今年鉴于对内外部环境的判断,公司有序收缩非核心业务,暂缓非经营性投资。但对于裁员的具体比例,以及非核心业务、非经营性投资的具体所指,美的集团方面当日并未对记者的问题有所回应。
而联系董事长方洪波等美的集团管理层此前做出的“未来三年是寒冬”的预判,这个传闻似乎也并不出人意料。地缘冲突、疫情反复……诸多不确定因素交织下,等待今年家电企业们的会是什么?
5月19日,美的集团股价收于55.82元,降1.43%。这个数字相较今年1月美的集团80.88元的年内股价高峰,已经缩水约三成。
三年寒冬
事实上,上述收缩非核心业务、暂缓非经营性投资的说法,美的并不是第一次提及。
5月6日,美的集团管理层在与中金公司、长江证券等几十家券商交流时就曾提到,“根据形势变化,公司聚焦重点核心业务,并收缩非核心业务及非核心品类,在效率和运营指标上加强管控、优化。”
这个形势变化就是美的集团对未来三年做出的“悲观”预判。“2021年底我们做出未来三年是寒冬的判断,目前看是大环境重周期和美的自身发展多重因素的叠加所导致的,创新和效率要并举以应对不确定性的风险。”美的集团高层在上述交流中这样说。
尽管美的集团并没有对非核心业务和非经营性投资做出明确界定,但美的集团高层在5月6日的交流中曾提及,未来三年可能面临的寒冬比之前更艰难,因此公司战略是变革创新C端并坚定启动B端业务转型。
据记者了解,自2020年以来,美的陆续对合康新能、菱王电梯、天腾动力等多家B端公司展开收购。美的集团管理层在上述交流中也表示,“2B业务长期看投入时间长、投入大,但是一旦形成规模,整体盈利水平稳定,受市场、经济波动的影响相对小。目前整体处于投入期、发展期。”
不过,B端业务目前在美的集团的营收占比并不算大。
美的集团目前的五大业务板块中,智能化家居事业群在去年实现营收2349亿元,占据总营收的近七成。不过这一业务以13%的同比增速在五大业务中位居最后。机器人与自动化事业部去年以253亿元的收入排名第二,但23%的同比增速也位居倒数第二。此外,工业技术事业群和楼宇科技事业部去年的收入均在两百亿元左右,数字化创新业务去年的收入则是83亿元,排名最后。
净利增速放缓
美的集团的“悲观”预期,曾经引发包括资本市场在内的外界关注。
毕竟自2020年新冠疫情爆发以来,仅在体量最大的白电三巨头中,相对格力和海尔的业绩波动,美的集团的表现一直更稳。此前发布的2021年财报显示,美的集团去年营收首度突破三千亿大关,约3412亿元的营收同比增长约20%。当期约286亿元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接近5%。
尽管营收增速与归母净利润的增速有一定差距,但美的集团的这个表现依然好于另外两家白电巨头。格力电器去年营收约1878亿元,同比增长约12%,约230亿元的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4%。海尔智家去年营收约2276亿元,同比增长约8.5%,约131亿元的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47%。
但一个必须提及的参照是:在刚遭遇疫情冲击的2020年,美的集团这两项指标增速完全相反:当年其营收同比增长约2.3%,但归母净利润同比增超12%。而在疫情之前的2019年,美的集团全年营收同比增长约7%,归母净利润则同比增长接近20%。
美的集团管理层在5月6日的交流中也表示,目前公司的盈利水平距离恢复到历史上最好水平,还有一段距离,2022年的核心原则是“收入合理,恢复盈利”。而对于三年后的盈利水平,美的集团管理层则表示,“恢复到2019年的利润水平比较合理。”
鲸平台智库专家、财经评论员郭施亮认为,最近市场传出美的裁员的传闻,主要是源于美的对内外部环境的判断,并有序收缩非核心的业务。他对记者表示,在家电巨头之中,美的集团在风险防御能力、成本管控等方面表现比较出色。面对内外部环境的挑战,企业会做出相应的调整也属正常,“大的发展方向并不会轻易发生变化。”
中国家用电器商业协会常务副秘书长张剑锋还对记者表示,家电企业今年面临地缘冲突、需求不足、全球通胀,原材料价格成本上涨等不确定因素,对家电企业都是新考验。但他同时也对记者表示,家电行业相对成熟,虽然受不确定性影响导致需求滞后,但需求会一直存在。
美的集团管理层5月6日在回答“未来1-2年最大的挑战是什么”这个问题时也称:“最大挑战是不确定性,虽然我们做了很多规划,但很多事情掌控不了,在能够掌控的领域我们充满信心。整体上看外部环境的不确定性是无法预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