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大型文化节目《诗画中国》上周已迎来收官。节目以“诗画合璧”的全新样态和新颖视角,深化“思想+艺术+技术”的融合传播,以中国经典名画为内容载体,以经典诗词引发出其中的精神内核,通过现代科技手段与多元艺术形态为传统诗画作品赋予新时代的表达。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中央美术学院院长范迪安,中国美术馆馆长吴为山,北京师范大学副校长康震化身“品卷人”,与主持人撒贝宁一同品味“纳山河万景,涵上下千年”的中国诗画之美。在过去的十一期节目中,《诗画中国》用歌曲、舞蹈、戏曲表演、木偶剧、音乐剧等诸多艺术形式,生动展演古代名画,向大众展示了山河中国的壮美辽阔,匠心中国的砥砺奋斗,风骨中国的精神底色,乐舞中国的多彩艺术,四时中国的流转生息,田园中国的自然乐趣,灵韵中国的生命活力,礼仪中国的大国气度,雅趣中国的格调意境,营造中国的智慧美学,色彩中国的缤纷璀璨。
节目每期播毕,都引起了网友的强烈共振。截至收官,节目全网共计收获427个热搜热榜,相关话题总阅读量累计超26.3亿,全网视频播放量累计达3.1亿。
赞山河万物灵韵,从古画看华夏大地生命活力
山与水,是中国绘画的永恒主题。画家把大自然的美景融入自己的感情,并通过艺术的手法表达出来,因此中国山水画不光有景,更有情。首期节目中,观众便跟随“山间行者”李光复的视角,走入被誉为“宋画第一”的《溪山行旅图》轴,领略到“高山仰止”的向往与追求。当《长江之歌》这融入中国人血脉的旋律响起,一幅《长江万里图》卷仿佛在观众眼前徐徐展开,中国交响乐团男声六重唱不仅歌唱出了长江的雄浑气韵,更抒发了中华儿女对锦绣河山的无限深情。
山河万景寄托着文人雅士的豪情壮志,自然万物也蕴藏着古人对生命的赞叹和对生活的热爱。《兽谱》是一部图文并茂的动物图志,中国木偶艺术剧院的演员们用一出木偶剧,不仅再现了大象的神态与动作,更向观众传达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蝴蝶是自然生灵,是自由承载,《写生蛱蝶图》卷展现了宋人眼中感知自然、天地,格物致知的价值观。这些画卷中的蓬勃生机,让我们看到了画家对于生命的热爱,这份热爱穿越了千年时空,给今天的我们带来力量。
赏礼仪服章之美,从古画看中华民族文明风貌
中国有礼仪之大,故称夏;有服章之美,谓之华。华夏之本意,即有文明的含义。在《杂剧〈打花鼓〉图》页的展演中,一场穿越千年的服饰走秀,让我们了解到华夏传统衣冠与礼仪之美,领会中华民族长盛不衰的文化基因。
从一个朝代的礼仪服章,也能窥探到当时社会的发展。《簪花仕女图》卷以工笔重彩,呈现出唐朝仕女的雍容丰腴与优雅美丽。沈阳歌舞团的舞蹈演员们化身为《簪花仕女图》卷中娉婷袅娜的仕女,伴着乐曲婆娑起舞,她们以曼妙舞姿演绎出每位仕女独具特色的姿态与风韵,带领观众跨越时空,感受大唐风采。
除了礼仪、服章文化,音乐、舞蹈、戏曲等文化精粹也被古代画家用笔墨记录了下来。“清宫戏画”作为一份戏曲历史的重要档案,为我们展示了中国戏曲最具典型性的戏曲人物造型,极富历史价值和文献价值。而京剧本身亦是一种文化载体,它将中华文明五千年的历史文脉,浓缩在一方舞台上,是文化传承的另一种方式。敦煌作为多种文化融汇与撞击的交叉点,它既是艺术的殿堂,同时也是文献的宝库。在《诗画中国》的舞台上,节目就用一种创新的呈现方式,再现了敦煌壁画中的乐舞盛景。
用双手创造梦想,从古画看中华民族奋斗精神
一切伟大皆由双手创造,中国绘画的题材也同样关注到了那些用双手创造美好生活的人。《货郎图》卷作为风俗画的代表作品,便呈现了宋代手工业、商业的迅速发展与繁荣。画作里精妙绝伦的手工业制品充满匠心匠意,也呈现着市井生活、世俗生活的细节,呈现出中国绘画中的生活美学。中国人的匠心传统,是在血液里面流淌、传承至今的品质。
《斫琴图》卷展现了六道简易的斫琴工序,现实中斫琴工艺更是有上百道。斫琴亦是斫心,琴里有诗,有梦,有真心,教会我们以中正平和、清雅和淡的人生态度砥砺前行。
“每一个人都在埋头做自己该做的事,这就是幸福。”《仿杨大章画〈宋院本金陵图〉》卷描绘了安居乐业、安宁和谐的金陵城。我们理想的幸福生活其实就在眼前,所有人都用自己的双手,创造属于这个时代的伟大。在《蓬莱仙境图》轴中,古人将未曾见过的神奇事物绘入画中,而今日的我们则可以借助蓬勃发展的科学技术,用双手的创造实现内心的向往。正如主持人撒贝宁所说,营造最高的一种境界就是心手合一,内心的感召指引着我们,书写属于自己的奇迹。
品古代文人志趣,从古画看中华民族胸襟风骨
在中华文明的进程中,诗与画逐渐合流,成为中国人精神风骨与审美旨趣的重要依托。当诗情与画意在《诗画中国》中自然相融,一种连接古今的诗画意境奔涌而来。《渔父图》轴上的题画诗与画结合,深刻诠释了渔父不随外部环境变化,始终保持自己内心宁静恬淡、潇洒积极的人生态度,展现了画家吴镇洁身自好、融入自然、表达自然的人生志向。词传花意,画绘花形,在《诗画中国》舞台上,李清照写花的词与名家绘花的画合璧,通过奚美娟的走心演绎,观众得以领略李清照在不同年岁里,留在花间的精神追求,读懂她的别样人生。
借物喻人、托物言志。花草树木不只是自然界的植物生灵,更代表着文人的风骨品格。元代诗人、画家、书法家王冕所作的《墨梅图》卷与《墨梅》诗合璧,强调的就是淡雅水墨构成的梅花,与作者本人淡泊名利,不愿与世俗同流合污的品行相辅相成。不只是梅兰竹菊四君子,在画家徐渭笔下,石榴、梧桐、南瓜、紫薇花、紫藤、芭蕉等等同样具有姿态与风骨。《杂花图》卷反映了徐渭对大自然生物的平等观,更彰显文人的精神风骨。
在过去的近四个月时间里,从汉唐气象、宋元境界到明清风韵,《诗画中国》陪伴观众领略了中国诗画深厚隽永的文化精神,和不同门类艺术的感染力。诗书画蕴含着中国人对自然万物的启迪与哲思,映射着中华先辈的人生观、宇宙观和精神内涵。用“诗笔”与“画笔”绘就中华文化的“诗心”与“画心”,让人们从中更加深切地感受到中华文化、中华美学、中华精神跨越时空的永恒魅力。期待下一季《诗画中国》再度与观众相约,继续畅游诗与画的世界。
延伸阅读:
《诗画中国》现场还原斫琴工艺 奏响千年古琴之音 诗舞结合还原唐伯虎笔下雪景 《诗画中国》展现古人诗意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