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格美爱-美丽乡村,正“梦想照进现实”!

2022-02-23 11:01:09

在东莞南城三元里的旧村内,至今还有10多间危旧泥砖房没有彻底改造,每到雨季和台风天都是一个隐患。社区党总支部委员张健成表示:“今年继续一家一家地谈,争取早日啃下‘硬骨头’。”除了力争解决难题,今年,三元里社区还打算利用有限的资源,将村口、村内3处边角地改造成3处特色景观,并对社区内几条主要破旧水泥道路升级为沥青路,规范交通标线和停车位划线,提高人车出行安全。

三元里社区是东莞这场从上到下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攻坚战的缩影。今年,东莞的596个村(社区)都将打好农村人居环境攻坚战、翻身仗,实现村村达标、村村过关,助力东莞创建名副其实的全省农村人居环境示范市。都市里的美丽乡村,正“梦想照进现实”。

采写:南方日报记者朱晋施美卢真伟刘远忠韦基礼摄影:南方日报记者孙俊杰(除署名外)策划:黄少宏统筹:朱晋

全市统筹攻坚

一年促人居环境蝶变

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建设美丽宜居乡村,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一项重要任务,也是乡村振兴不得不打的一场硬仗。有“世界工厂”之称的东莞更是希望尽快补齐这个短板,努力建设与国际一流湾区、与世界级城市群相匹配的美丽乡村。

“到2022年底,不管老村旧村还是新村新区都要实现‘干净整洁’全覆盖,美丽宜居村创建率达到85%以上,120个特色精品(示范)村基本建成,实现‘时时美’‘处处美’,推动全市乡村振兴工作走在全省前列。”期,在东莞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补短板、强弱项、提品质”攻坚行动现场推进会上,东莞市委常委、政法委书记梁杰钊点明了2022年东莞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攻坚行动的硬任务。

与此同时,一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补短板、强弱项、提品质”攻坚行动方案》印发。方案明确,从2022年1月开始,在全市范围内从六个方面启动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攻坚,力争用一年时间促使农村人居环境实现彻底改善和根本好转。

“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重在执行。我们要全力以赴把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抓得更实更细、抓出更大成效。”梁杰钊表示。执行力体现在行动力,全市各镇街也以现场会等形式打响攻坚战。

2月14日,清溪镇迅速组织城管系统、农林水务局等相关部门在居民、上元、浮岗、荔横4个村(社区)开展城乡环境卫生整治攻坚行动,打响了节后人居环境整治“第一枪”。清溪镇副镇长蔡运洪表示,为全面推进城乡环境卫生整治攻坚行动,清溪镇决定从即日起至2月28日在全镇范围内开展城乡环境卫生整治专项行动,并成立由相关村(社区)党组织书记担任组长的攻坚行动专班。

同时,为细化工作举措、强化监督实施,扎实推进农村人居环境“补短板、强弱项、提品质”的六大攻坚行动,清溪镇还组建了6个暗访小组,从2月8日始采取“不打招呼、直接下村”的方式,对全镇21个村(社区)进行了暗访并形成任务整改清单。

行动前,清溪城管分局向农林水务局、各村(社区)开放了“城管片长”的调度使用权,确保随叫随到,全面参与;各城管片长与村(社区)分管的两委干部认真谋划,精心部署,积极协调镇经济发展局、公安分局交警大队、生态环境分局、供电分局参与整治老村旧村存在的“三线”乱牵、垃圾杂物堆放、圈养家禽、生活污水等突出问题,督促属地村(社区)整治不在清溪镇环卫统筹范围的旧村,努力形成齐抓共管的良好局面。

“农村人居环境历史欠账多、压力大,简单说是‘三个较差一个不足’,即卫生环境较差、基础设施较差、维护保洁较差,人人爱环境的意识不足。”曾有人如此描述农村现状。如今,定下“一年促人居环境蝶变”的目标,这场硬仗持续打下来,短板逐渐变为亮点,一幅幅村庄新图景在莞邑大地徐徐展开。

旧村改造整治

精准提升改善人居环境

大量“空心房”难管理、基础设施落后、街道狭窄、进出困难……旧村改造整治一直是东莞农村人居环境提升的痛点、难点之一。东莞常镇漱旧村的旧村就曾让该村在各类评比中扣分,如今该村的旧村整治工作却让人眼前一亮,并在今年进一步加快旧村整治步伐。

走进漱旧村,只见以往堆满杂物的荒地被修缮成特色花园、旧屋外墙画上了色彩鲜明的墙绘、排水暗渠被装上“外衣”……“从去年到现在,我们总共投入100多万元改造旧村。改造后的旧村面貌大变化,连租金都从每间100多元涨到300多元!”谈到旧村改造工作,漱旧村党工委书记陈灿良的话匣子就打开了。

自2019年开始,漱旧村投入1600万元,分别完成漱旧滨水广场宜居工程建设、市场东路和村政路的升级改造、美丽家园示范点建设、村政路篮球场一座星级公厕的升级改造等工作。村内基础设施提升明显,人居环境整治工作效果显著。

其中,建设美丽家园示范点实际上就是旧村人居环境提升工作。2021年以来,漱旧村作为首批常镇“绿色进家”美丽家园试点村之一,选取了中心公园、漱旧村围面前沿湖周边三排民宅、老人活动中心等为改造范围,涉及改造总面积约为4000方米、68户家庭;其中涂鸦面积约3000方米、53户家庭;改造2个大型美观的“四小园”,并以此为示范,带动周边群众参与改造建设了6个“四小园”。

推窗见绿,起步闻香,一户庭院就是一处风景。陈灿良指着一块闲置地介绍,这块地今年也计划改造成“四小园”。另外,今年将旧村改造全覆盖,计划改造剩下的200多间旧屋,实现家家户户皆风景,预计月底前即可动工。

在东莞,有的村致力于旧村改造全覆盖,有的村致力于人居环境再提升。城乡融合是东莞的一大特点,这使得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更为困难,必须城乡一体化推进。东莞如何打好这场硬仗,下沉到镇村这个主战场才是关键。

在南城街道三元里社区,无论是旧村中的小巷,还是新村中的大道,都很难见到一片垃圾。“社区的环境卫生真的没得说,每次客户过来都表现出了艳羡之情。娱乐等休闲设施也很齐全,公司楼下就是公园,公园有篮球场,我们公司员工经常会下楼打篮球。”扎根南城街道三元里社区9年的新莞人黄云辉对社区环境非常满意。

几千名如黄云辉一样的新莞人在三元里找到了归属感。这一切都离不开三元里社区年来对农村人居环境提升工作的重视和投入。位于市中心、人口稠密,面积仅为16万方米的袖珍社区,却投入了“大手笔”整治和提升农村人居环境。

不仅是城区社区,各镇村也在积极行动,整治攻坚。樟木头镇曾被称为“小香港”,在上世纪90年代一度发达,随着时间的推移,如今却陷入了老城、旧村并存的局面,城市品质、城市环境亟待全方位提升。“旧围村一直存在环境治理的棘手问题,污水横流、垃圾乱堆的现象在各社区的旧村中普遍存在,尽管各社区和相关部门多次开展集中清理,但是后期维护效果也不尽如人意。旧村沦为环境卫生黑点,除了补齐硬件设施外,还需在规范管理上拿出切实可行的方案,大家共同努力,一起扭转旧村‘脏乱差’的刻板印象。”樟木头城管分局相关负责人表示。

建立长效机制

环境改善带动产业升级

清江一曲抱村流,长夏江村事事幽。蜿蜒的水道和成荫的绿树正是一个水乡村庄的典型特征。而随着年来水乡特色示范村庄建设的持续深化,越来越多的水乡村庄村容村貌焕然一新,绿化景观不断提升,生态景观持续升级。这一系列改变,不但尽显水乡优雅之美,也激发出村庄内生动力,逐步走出一条具有东莞水乡特色的城市品质提升之路。

走进麻涌镇麻二公园,入目最显眼的就是位于入口处的一座两层楼高的碉楼式城楼。这座名叫“军城”的城楼正是麻涌镇全域旅游的重要打卡点之一。除了游客,这里也是附居民的休闲好去处。几个孩子在董叶将军的雕像和“军城”城楼之间奔跑嬉戏,而家长们则在一旁悠闲地聊天,共同勾勒出麻二社区这个水乡特色示范村庄的日常画面。

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是一场“持久战”,要顺利实现从“一处美”到“一片美”、“一时美”到“一直美”的蝶变,才算是真正打赢这场战斗,全面助推乡村振兴。水乡管委会建设水乡特色示范村庄的目的,正是为改善人居环境、激活村庄内生动力,提高群众生活质量,带动城乡品质快速提升,展示水乡村庄特色名片。

62岁的叶炳坤是道滘镇大岭丫村村民,他每天早上6时以及晚上7时都会和妻子一起到村边的水岸枫林景点休闲散步。而这个景点的建设,正是大岭丫村水乡特色示范村庄建设的组成部分。叶炳坤说,水乡特色示范村庄建设让大岭丫村卫生更好,绿化更美,村里的许多小公园都整治一新,让村子像景区一样漂亮。

站在道滘镇大岭丫村的“水岸枫林”景点,一边是连绵数十亩的金色麦田,一边是颇具水乡风情的文化连廊。距离连廊不远处,新建成的一氹书院极具设计美感,已经成为当地居民的重要文化阵地。

在建设水乡特色示范村庄的过程中,水乡管委会尤其注重发挥村庄自然环境优势,着重保留村内古筑老树,深入挖掘村属文化。同为水乡特色示范村庄的望牛墩镇官洲村便结合本土文化特色,提炼岭南水乡元素,围绕人居环境整治、河涌生态治理、完善村落基础设施等内容,打造了自然生态与城建设施相互交融的特色水乡村落,凸显官洲自然之美、生活之美,勾勒成一幅“魅力官洲,洲水互融”的美好画卷。

按照计划,水乡特色示范村庄建设聚焦基础工程、便民设施、小品景观和展示窗口四个领域。为了保障建设的顺利推进,水乡管委会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包括一份实施方案、一份操作细则和一份专项资金管理办法。截至目前,水乡管委会已陆续选定了25条村(其中小型村3条、中型村12条、大型村10条)全面开展示范村庄设计和建设。水乡管委会通过集中资源对核心区域进行重点整治提升,许多村庄都形成了植物景观丰富、基础设施完善、具备艺术品味的宜居宜游示范区域。

环境的改善,不但吸引了游客,还带动了当地经济的发展。实施创建水乡特色示范村庄以来,村庄人居环境实现质的提升,优化了招商引资环境,夯实了村庄更新活化基础,带动了区域发展优势,逐步促进富民增收,进一步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

例如道滘镇大岭丫村启动新稳旧工业区工改工连片改造,完成中心片区前期服务商招引,另外两个旧改片区也正在有序推进之中。该村还大力培育乡村旅游文化,加快推进“花茶湾文旅项目”。

而作为麻涌“古梅乡韵”乡村旅游路线的精华所在,麻二社区已经将打造旅游产业作为下一步发展的重中之重。结合水乡特色示范村建设契机,麻二将“军城”“香蕉文化园”等旅游景区,打造为一个集自然观光、农旅体验、文化感悟于一体的乡村旅游示范区。

无独有偶,从高空俯瞰如今的东坑镇,街头小景遍地开花,万里碧道穿城过村,公园系统串珠成链。随着东坑世纪广场、镇政府周边绿化景观的提档升级,以及迎宾路慢行品质系统的升级改造,东坑镇中心区的景观更具层次感。年来,东坑镇主打“精致发展”概念,城市品质内涵不断迭代升级,绿色发展深度融入城市发展肌理,一座“推窗见绿、蓝绿交织、出门进园”的“精致小镇”正在形成。

接下来,东坑将继续每年投入8000万元,推动乡村振兴项目建设,全力打造具有东坑特色的美丽乡村风貌带。在东坑镇月明湖,百亩油菜花正迎着春风摇曳生姿,吸引着一批批游客前来拍照打卡。这里曾经零散分布着几片小鱼塘,十分荒凉。随着东坑启动美丽幸福村居特色连片示范项目,通过综合环境整治、优化内部交通、完善配套功能等措施,月明湖周边环境迅速得到提升。东坑住建局工作人员透露,力争项目在今年全部完工,打造成集生态基地、文化灵魂、综合配套于一体的高品质“山水新天地”。

■样本

横沥:打造更多可复制推广精品

曾经的黑臭水塘变成水清岸美、鱼翔浅底的“碧塘”;脏乱的旧村整治后焕然一新,成为古色古香的红麻古巷;村头巷尾的旮旯处被改造成五颜六色的边角花园……如今,走进横沥镇隔坑村,整洁的路上几乎很难看到垃圾,随处可见的“四小园”处处花香,这个总面积1.83方公里、户籍人口3198人、外来人口15000人的东莞东部小村,在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推动下,不仅成为东莞城市精细化管理示范村,还成功入选东莞市特色精品村。

据了解,像隔坑这样的村(社区)横沥镇共有17个,目前全部达到“干净整洁村”和“美丽宜居村”标准,其中3个村成功创建市“特色精品示范村”,4个村入选市“特色精品村”创建名录。实施300余个乡村振兴工程项目、以全域大投入推进乡村建设的横沥镇,以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为抓手,城乡品质获得阶段提升。

“如果每个村的人居环境整治都像横沥隔坑村一样,东莞的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成效就显示出来了。”东莞市农业农村局局长吴美良曾这样评价隔坑村的人居环境整治工作。

隔坑村的人居环境整治为什么能做到如此有序有效?这离不开当地创新探索的协同共治监管机制。

据介绍,隔坑村专门成立了由村书记为组长的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领导小组,建立起书记包村、干部包区、城管队员包街巷、党员联户的责任机制,任务明确、责任到人,对乡村治理形成高效推动力。同时成立由村干部、党员、村民代表和主动参与群众组成的共治协会,协助开展乡村振兴工作统筹和环境整治跟踪落实,以及环境提升项目的施工监督管理和群众关系协调。

“小到门前门后卫生,大到全新更新改造项目,村民有疑问都会来找共治协会。”隔坑村党委书记吴进芬介绍,这不仅有利于高效推进各项乡村建设工作,也能让村民在参与过程中加深对乡村建设的认同和支持,切实做到共建、共治、共享。

“要全力打造更多精品力作,有效提升镇村形象和市民群众幸福感。”横沥镇委书记叶效怀表示,要坚持示范引领,抓好落实行动,集中力量加快打造一批可复制的示范点、示范带,形成互学互鉴、比拼赶超良好态势。要持续发力、久久为功,健全长效工作机制,大力推进源头整治、基础设施建设、监管体系建设,努力实现链条式、系统化治理,从根本上解决一抓就好、一放就乱的痼疾。

关闭
精彩放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