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邦财险2022年一季度偿付能力报告净利润亏损179.7万元

2022-04-29 11:18:23

随着上市险企一季报的披露,非上市险企也开始亮出成绩单。

4月26日,都邦财险发布2022年一季度偿付能力报告。报告显示,该公司一季度实现保险业务收入7.8亿元;实现净利润-179.7万元;核心及综合偿付能力充足率均为125%。

值得一提的是,《保险公司偿付能力监管规则(Ⅱ)》(下称“偿二代(Ⅱ)”)已经于一季度正式实施,这给不少中小险企带来较大压力。此前,银保监会表示,对于受影响较大的保险公司,将根据实际情况确定过渡期政策,允许在部分监管规则上分步到位,最晚于2025年起全面执行到位。

而都邦财险是首家公开表示申请了过渡期政策的险企。该公司在一季报中称,2022年3月21日,银保监会偿付能力监管部正式批复同意给予都邦财险自2022年至2024年3年的过渡期政策。

净利润持续亏损 保费陷入负增长

都邦保险成立于2005年,注册资本27亿元,注册地为吉林市,目前在全国有32家分公司。虽然已有近17年的发展历史,但其经营状况却并不突出。该公司年报数据显示,2005-2009年,都邦财险均处于亏损状态,尤其是2008年亏损额达到9.58亿元;2010-2014年,都邦财险实现了连续盈利,但到2015年又转为亏损,净利润为-1.22亿元;2016-2017年,实现微薄盈利;2018年至2020年,又出现了连续三年的亏损。目前都邦财险尚未披露2021年年报,但从该公司去年四个季度偿付能力报告统计,其净利润为-2.43亿元。

除了净利润连续亏损,都邦财险的保费收入近些年也陷入负增长。2017年-2021年,该公司保险业务收入分别为42.12亿元、38.47亿元、38.58亿元、37.85亿元、35.53亿元。

从保费结构来看,都邦财险较为依赖车险业务,2018-2020年,都邦财险车险保费收入分别为32.25亿元、31.98亿元、30.49亿元。可以看到,其车险在整个业务中的占比一直保持在八成以上。高占比的车险业务也带来较大的承保亏损,2018年-2020年,都邦财险的车险承保利润分别为-2.6亿元、-2.16亿元、-1.8亿元。

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中国保险与养老金研究中心研究总监朱俊生在接受本报记者时曾表示,财险市场马太效应显著,车险利润主要集中于人保和平安等头部险企,其他市场主体,特别是中小市场主体普遍承保亏损。

当然,从行业来看,不只是都邦财险,中小财险公司整体盈利都较为困难。车险综改之后,中小财险更是面临生死存亡的考验。马太效应显著的车险市场不易盈利,转型成为各财险公司的必修课。有业内人士坦言:“综改之后,行业主要的改变来自经营成本增加的压力,并直接影响到主体公司业务员的发展,年度经营结果的亏损状态已不单单是费用性亏损,而是真实的成本亏损。中小险企更是难上加难,好多中小公司的车险业务已经在局部区域开始防守反击,裁并撤机构,缩小人力成本,以冀非车险上能突破,很多从业者甚至因此离开了车险行业。”

都邦财险也不例外,据不完全统计,2021年都邦保险共撤销54家分支机构,但同时也新建分支机构12家。2022年,都邦保险已撤销7家分支机构,新建1家分支机构。

都邦财险在季报中指出,公司自2021年以来,多次组织相关会议研究探讨应对经营亏损、偿付能力下滑的配套措施,主要包括提高成本控制对经营重要性的认识,认真梳理各项成本管控流程,制定和实施相关管控措施;积极开展资产配置计划,提高资产配置有效性,加强综合经营水平。在战略规划方面,加大非车险业务发展力度,提升非车险业务权重,抵消车险综改带来的不利影响。

但经营非车险业务对险企提出了更高的资本要求。中国社科院保险与经济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王向楠向本报记者表示:“从整体上看,非车险的分散性更弱、业务量更小且数据积累更少,有些业务受经济波动等外部冲击的影响更大,所以对资本以及偿付能力的要求更高,例如工程险、农险、保证险、责任险等。”

将增资4亿缓解偿付能力压力

实际上,令都邦财险最为头疼的还是其持续下滑的偿付能力充足率。众所周知,保险公司属于负债运营,通常先收取保费,再将保费所得资本投资于债券、股票、贷款等资产,运用这些资产所得收入支付保单所确定的保险赔偿。所以,保险公司必须保持偿付能力充足率,确保其拥有足够的偿还债务能力。

银保监会发布的偿二代(Ⅱ)已于2022年一季度起正式执行。华泰证券分析师李健表示,偿二代(Ⅱ)收紧了未来利润作为偿付能力资本的资格,未来利润将分为核心资本和附属资本。只有来自长期保单的部分未来利润被确认为核心资本,而长期保单剩余的利润和短期保单利润均被视为附属资本。计算方法变更后,一半以上的未来利润或会从核心资本重新分类为附属资本。因此,险企的核心偿付能力或会显著下降。

考虑到这一情况,银保监会明确指出,保险业自编报2022年第1季度偿付能力季度报告起全面实施偿二代(Ⅱ),但对于受偿二代(Ⅱ)影响较大的保险公司,将根据实际情况确定过渡期政策,允许在部分监管规则上分步到位,最晚于2025年起全面执行到位。

而对于“受影响大的保险公司”,银保监会也给出了明确定义:因新旧规则切换导致核心偿付能力充足率或综合偿付能力充足率大幅下降,或跌破具有监管行动意义的临界点(如综合偿付能力充足率降至150%以下、120%以下或100%以下,核心偿付能力充足率降至75%以下、60%以下或50%以下)的保险公司,可以向银保监会反映有关情况,银保监会将根据实际情况一司一策确定过渡期政策。

2021年1-4季度,都邦财险偿付能力充足率分别为161%、171%、140%、124%。今年一季度偿付能力为125%,正好属于“受影响大的保险公司”。

西部证券分析师罗钻辉表示,头部险企得益于良好的产品结构及风险管控,在规则切换后,综合偿付能力充足率仍可保持充足;业务和投资相对激进的中小型险企综合偿付能力充足率降幅相对更大,或许会申请过渡期。由此看来,都邦财险是首家公开表示申请了过渡期政策的险企,但不会是唯一一家。

3年的过渡期让都邦财险暂时喘了口气,但其压力依然不小。在偿付能力报告中,都邦财险称,过渡期政策的批复执行,虽然对当前公司偿付能力有较大的提升作用,但随着时间推进,风险因子将以年度为单位逐渐上升,到2025年过渡期结束。

都邦财险表示,公司整体经营策略是坚决守住偿付能力生命线,所有经营计划均围绕这一目标制定和执行,在此基础上逐步提升最低标准,保证偿付能力充足率指标健康、稳定。公司将密切关注偿二代Ⅱ下(不考虑过渡期政策)公司偿付能力充足率指标的变化情况,改善经营,提高盈利能力,提升实际资本。

“在公司采取一切措施降低最低资本的基础上,增加资本金来提升实际资本是最直接有效提升公司偿付能力充足率的方法。”都邦财险在季报中透露,目前公司已积极向各股东单位申请,并经董事会批准,近期将向公司同比例增资4亿元,缓解公司偿付能力的压力,达到短期内快速提升偿付能力充足率的目的,保证公司健康稳定发展。

不过,增资补血作为险企提高偿付能力充足率的“特效药”,也只能暂时缓解压力。若要彻底摆脱困境,还需找到适合自己的发展路径,完善自身造血功能。

关闭
精彩放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