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一季度钢铁行业生产运行总体平稳

2022-04-29 14:28:10

4月26日,工信部发布了2022年1-3月钢铁行业运行情况,2022年一季度,钢铁行业生产运行总体平稳,钢材消费下滑明显,钢材消费旺季不旺。有专家分析,2022年我国钢材需求量仍将维持高位,但长期来看,我国钢材需求量将呈现缓慢下降态势。

未来,钢铁行业将面临四大“双控”,即产能产量双控、污染物排放双控、能耗双控以及碳排放双控。很多钢铁企业已经行动起来,制定了低碳发展路线图,探索绿色清洁新的生产方式。在新的发展格局下,钢铁企业如何实现碳减排和企业发展的双重目标,是企业需要面临的时代新课题。

钢铁中长期需求量将缓慢下降

在2022(第十三届)中国钢铁发展论坛上,冶金工业规划研究院党委书记、总工程师,俄罗斯自然科学院外籍院士李新创告诉记者,2022年是实施“十四五”规划的第二年,“十四五”规划102项重大项目陆续落地实施,基础设施投资力度加大;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持续深入推进,不断为经济发展注入新动力;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赋能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催生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为经济发展增添新活力。结合我国主要用钢行业发展趋势分析,综合判断2022年我国钢材需求量仍将维持高位。

“在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和政策引领下,中长期钢材需求量将呈缓慢下降态势。”李新创分析,中长期来看,随着我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产业结构的深入推进,第三产业比重将继续上升,第二产业的比重下降,投资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减弱,消费将继续拉动经济增长,因此钢材消费强度将呈下降趋势,但“十四五”仍将持续保持在较高水平。

李新创分析,通过分析,英国、法国、美国、德国、日本、韩国等典型发达国家人均粗钢消费量均在达到峰值后进入下降阶段,我国也将遵循相同的发展规律。考虑到2025年之后我国将基本上步入工业化后期,结合我国人均粗钢消费量水平、产业结构、出口结构,工业化进程和城镇化进程以及“碳达峰、碳中和”约束目标,同时考虑到我国将于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长期来看,我国钢材需求量将呈现缓慢下降态势。

工业和信息化部原材料工业司司长陈克龙也提到,总体来看,我国钢铁行业发展已经进入由规模效益向质量效益转变的加速演进期,处于实现由大到强转变的关键阶段,并呈现出四大特点:一是规模优势持续保持;二是产品品种更加丰富;三是绿色智能水平加速提升;四是产业结构更加优化,产业集中度不断提升。

钢铁产业集中度亟待提升

新阶段钢铁行业将面临的新挑战,产业政策要求日趋严格,面临四大“双控”,即产能产量双控、污染物排放双控、能耗双控以及碳排放双控。

近期,钢铁企业的盈利能力有所下降。上述工信部的报告显示,今年一季度企业效益同比下降。1——3月,重点大中型钢铁企业营业收入1.50万亿元,同比下降3.3%;利润总额553亿元,同比下降25.8%;利润率3.7%,同比下降1.1个百分点。

对于民营企业来说,钢铁企业也面临着重重挑战,全联冶金商会会长、德龙集团董事长丁立国表示,民营钢铁企业产业集中度亟需提升,除少数头部民营企业之外,大部分集中在200到600万吨之间,甚至还有100多万吨的企业,小而散的现象比较严重。发展质量需进一步提升,包括产品档次、质量水平、管理水平、环保水平,除了头部企业外,大部分集中在低端线材螺纹和带钢领域。环保方面欠账较多,在未来承担更大环保压力,由于企业资质、行业本身被金融系统认定为两高一资(高耗能、高污染、资源性),贷款获取难度更大。

“低碳转型发展时间紧、任务重。”李新创表示,全球钢铁碳排放量占全球能源系统排放量的7%左右,其中中国占比超过60%。中国钢铁行业碳排放量占全国碳排放总量的15%左右,是制造业31个门类中碳排放量最大行业。钢铁行业作为碳减排的重点行业,从碳达峰到碳中和,仅有30年时间,同时未来将面临碳排放强度的“相对约束”、碳排放总量的“绝对约束”,以及严峻的“碳经济”挑战。

丁立国表示,民营企业要成为绿色发展的后起之秀,要如期完成超低排放改造任务,力争提前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积极开发新技术新工艺,如氢冶炼、钢焦化氢等技术,建立起全生命周期评价,将钢铁打造成绿色材料。

李新创建议,要构建良好的行业生产经营秩序,严禁新增钢铁产能,严防“地条钢”死灰复燃和已化解过剩产能复产,严格执行钢铁行业产能置换政策和项目备案管理意见。建立多维度、多元化的资源保障体系,锰、铬、镍附加值较高,且国内矿供应难以大幅提升,可考虑建立储备制度。

钢铁企业减碳进行时

在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指引下,各家钢铁企业已经行动起来,从生产的各个层面升级转型,建立了低碳管理制度,进行了各方面的探索。

陈克龙表示,要严格规范开展产能置换工作。结合行业发展实际,正确处理好发展和减排、整体和局部、短期和中长期、政府和市场的关系,坚持先立后破;要积极作贡献、努力率先,但也不能抢跑,应依靠技术创新、减量发展“双轮驱动”,稳妥有序推进碳达峰、碳中和。

首钢开展了钢铁流程二氧化碳的减排及消纳的实践,建立了5万吨的白灰窑二氧化碳捕集及在300t转炉应用的示范线,开发了转炉顶部CO₂-O₂混合喷吹降烟尘、二氧化碳强搅拌炼钢等技术,实现了二氧化碳在炼钢炉顶底喷吹应用。

德龙集团成为了首批国家绿色工厂,在绿色环保方面目前已经实现了“五化”,包括标准4A化,制造绿色化,建筑艺术化,生产洁净化,厂区园林化。在清洁运输方面,采用纯电重卡、氢能源重卡等新能源车辆运输。企业规划建设超级电炉低碳示范钢厂,通过应用超级电炉短流程等工艺,预计吨钢综合能耗可降低,减排二氧化碳45-50%。

建龙集团则制定了低碳发展路线图,计划2025年,碳排放总量达到峰值;2033年,碳排放总量较峰值下降20%,碳排放强度较2020年下降25%;2060年,实现碳中和。在措施上,建龙集团加快原料场升级,加大球团使用比例,提高入炉品位。开发高强度、耐腐蚀、长寿命、近终型、可循环钢材,实现全生命周期减碳。强化能源梯级利用和优化配置,推进能源结构绿色转型。

李新创表示,中国钢铁行业要走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路径,以构建良好的市场生产经营秩序为基础,牢牢把握资源保障和产品质量两大产业链关键环节,以绿色化、低碳化、智能化为导向,通过技术创新、兼并重组、资源能源循环利用以及标准认证,全面提升我国钢铁行业发展水平。

关闭
精彩放送